.

传奇英雄刁从先之二拾粪的少年郎敲

唐树华

杨亚陵(化名),姓刁名从先,年出生于古黄河边上的响水县六套乡三庄村一户农民家庭。四岁入私塾读书识字,聪颖敏学,机灵好胜,记忆力过人,《百家姓》《千字文》他总是先于同学背诵,熟记于心。识文断字,如饥似渴。

三年私塾后,因家境贫困中断了学业。求知的欲望像一团团熊熊烈火一刻也没有湮灭,他就在窗口外旁听,下课了,立刻围上去向同学请教。他还机灵地经常帮先生扫地端水,以讨教学问。习完了四书五经、读罢四大名著。从方块字里吮吸着国学的馨香,从先生激进的思想中,启蒙了人生,初懂了“学而优则仕”的道理。仁义的梁山好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霸气威赫的曹操等英雄形象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善良、道义的印象,也为他一辈子“以书为友,匡扶正义”培养了初始的善良思想萌芽。

十二岁那年,生活支撑不下去了,他担当“男子汉的责任”。大清早,挎着粪兜走村串户,以肥沃被黄河水冲瘠的土地。又脏又累遭人吐弃的农活,给幼小的少年以历尽风霜,饱受了凄风苦雨。别人拾粪苦于命运不济,生活困惑,可是,刁从先却从粪兜里掏出了豪气。他每天风餐露宿,走村串户,十几头二十里路程不在话下,练成了一副铁脚板、飞毛腿;每天阅人无数,老少男女,穷人富贵,都在眼里过滤;每天看惯了善良丑恶,世态炎凉,逐渐明白了黑白是非。收获的是过早地成熟,练就的是火眼金睛,懂得的是民间疾苦。

少年侦查员

年,16岁的刁从先已经长成了一米七八,眉清目秀的大青年了。四方脸,长脖子,目光炯炯有神。以至于多年以后人们从他侦查员的特质中,找到了异样的佐证。

3月26日早晨,日军突然扫荡六套乡小街,屠杀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二六惨案”烈火熊熊,枪声大作惊动了拾粪的刁从先,他火速跑回三庄村,拉响了村头的警钟。乡亲们从睡梦中惊醒,拖家带小逃命跑反去了。

少年“侠客”

滨海县县长熊国香得知刁从先的英勇事迹后,非常赏识,立即调他到县大队当情报员,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刁从先和熊国香、刘金林、田万涛、叶广祥等人常在灌河、淮河、射阳河、黄海一带打游击。在黎民百姓看来,他们既是绿林好汉,打抱不平的侠客,更是共产党的游击队,锄奸击匪,抗日扫敌。夜晚,战友们不敢回家,就躲在玉米地里宿营,把枪支在中间,背对背坐着睡觉,只有在荒郊野外,才能比较安地心眯一会儿。万一透露风声,就有生命之虞。大地为床,青纱作帐。行青萍草莽之上,击寇毙匪。侠风道骨,敌人闻风丧胆。

青纱帐里的游击队

年,新四军第三师张爱萍副师长率领的八旅,开辟以黄圩为中心的“滨海县委”根据地,抗击盘踞在陈家港、响水口、涟水、阜东一带的日伪军,亟需大量情报人员,小有名气的刁从先被推荐给了部队。

年,新四军决定攻打陈家港,以挫伤日寇锐气。刁从先奉命前往侦查。他得知草港人陆万宝在镇小街上做木匠,走街串户便于掩护,于是发展其为线人,为共产党收集情报,时常给点玉米、山芋干子以回报。刁从先找到陆万宝,要求他打听陈家港驻军分布、数量、枪支弹药、岗楼工事等情况。获悉后,他立即连夜跑回报告。5月4日,经过周密部署,新四军22、23团和滨海、涟水县大队一举攻克了陈家港,获得第一次解放。刁从先受到嘉奖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被任命为中共陈家港地区情报站站长,敌工部部长。

陈家港解放后,年7月10日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在张爱萍将军豪情满怀,写下了:《南乡子·解放陈家港》

“迷雾掩疏星,怒潮汹涌鬼神惊。滨海林立敌碉堡,阴森。渴望亲人新四军。远程疾行军,瓮中捉得鬼子兵。红旗首扬陈家港,威棱。海盐千垛分人民。”

张爱萍将军手书《南乡子·解放陈家港》

它既是历史的诗篇,又是陈家港战斗的真实写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