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政法委机关统一部署,近日,我来到盐城市响水县法院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近距离学习政法先进典型,深入感受基层法官勤勉敬业、担当奉献、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
我的跟班学习对象是该院立案庭庭长王浩。他扎根基层法院23年,先后在民庭、基层法庭、审管办、办公室、诉讼服务中心等部门工作,年度结案件,共审理各类案件余件,无一发回重审或改判、无一信访投诉。他先后被省高院荣记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并获得全省法院“优秀党务工作者”“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法院“十佳勤廉干警”“调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繁忙温情的“第一窗口”
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直接反映法院工作作风和司法形象。
8点32分,响水法院明亮整洁的诉讼服务大厅内已是一派繁忙。王浩正逐个指导立案工作人员处理当天的重点工作,不时和工作人员交换意见……
窗口工作人员开始核对诉讼材料、录入信息、审核立案、指导签字;诉讼引导员正在指导群众有序立案,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几名当事人在法官助理的帮助下,开始补充诉讼文书信息……
作为“第一窗口”的“掌门人”,进入工作状态的王浩常常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小李你过来,这个民间借贷的案子先去调解一下。”“大爷您好,您先把表填一下,名字和身份证号都写上,哪里不明白的您问我。”
一个上午,王浩忙得连水都喝不上。
王浩边整理案卷资料边向我介绍自己的工作:立案庭的诉讼服务中心承担着立案登记、繁简分流、诉前调解、信访接待等工作,每天都“案如潮涌”,是法院接待群众最多的部门。去年响水法院共立案一万余件,平均每天立案近30件。
王浩告诉我:“一些打官司的村民识字少不知道如何填表,有的还不会写字。虽然有模板,但一张表格十几分钟都填不好,当事人往往急得满头大汗,我们只能给他们一遍又一遍讲解”。他说,“很多老百姓其实不愿意打官司,来法院无非就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想讨回公道,要找一个‘说理’的地方。作为‘第一窗口’的工作人员,平时不仅要用心细心,始终做群众的知心人,更要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看着王庭长亲和力十足的笑脸,我真切地感到:对待群众就是要将心比心、不忘初心,这样司法服务才更具温情,才会取得更好的办案效果。
融入真情的“一把雨伞”
下午一上班,我刚到王浩办公室,他的电话就响了起来。原来是一对小夫妻因为琐事要闹离婚,为尽量挽回他们的婚姻,需要对他们进行诉前调解。
在王浩的主持调解下,我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当事人双方是父母包办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婚后又各自在外打工,女方唯一的要求就是离婚后女儿要随其生活。被告男方冷某性情冷漠,大半天不开口,偶尔说一句:“法官,离婚我没意见,但孩子要归我。”双方争议较大,王浩提出了调解方案:“你们双方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也为人父母,很理解你们,可你们双方争来争去伤害最大的也是孩子,孩子现在不到两周岁,我感到还是随母亲较为适宜,孩子大了可以考虑到男方处读书,你们虽然要求离婚,但应对孩子负责,多为孩子着想……”
时间过得真快,说着说着就到了下班时间,调解工作仍陷于僵局……此时,外面飘起了小雨,冷某没带雨具,他出门时脱下外套往头上一遮就准备回家。王浩喊住了冷某,从柜子里拿了一把雨伞递他给。我见到冷某愣了一下,什么也没说,拿了雨伞走了。第二天上午,冷某意外地将孩子带到了法庭,并将雨伞还给王浩,没有过多言语,冷某突然说:“王法官,你是一个好人,是值得信赖的法官。”接下来,调解出奇得顺利,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
交流中,王浩对我说:“作为一个人民供养的‘公家人’,我始终觉得只有心里真正装着百姓,乡亲们才不会拿我当外人,才能拉近距离,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是的,作为“公家人”,就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点滴工作中,这样才能真正让群众感觉靠得住、信得过。
饱含深情的“一声谢谢”
跟班学习的第三天上午,我刚到班,就看到一位白发老者拉着王浩的手不停地念叨:“太感谢了,我没有想到法官能亲自上门做调解工作!现在我的难题解决了,邻里关系也处好了。”
从老者不停的谢意中我了解到,已是古稀之年的于某曾经是公安队伍中的一员,现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但是前不久的一件小事让他犯了愁。小区楼上邻居陈某夫妇,每次洗完衣服晾晒总往下滴水,导致于某家无法正常晾晒衣被。于某为避免邻里关系恶化,打算在自家阳台上搭建雨棚,可在实施过程中,陈某夫妇又进行阻止,表示搭建的雨棚已经影响到自家晾晒衣服,于某无奈之下一纸诉状诉至法院。
邻里之间的摩擦一直是民事纠纷中难解的疙瘩。为有效化解矛盾,王浩及时到于某家进行了实地查看,在了解详细情况后,制定了调解方案,分别与双方当事人多次进行电话沟通、三次当面约谈。在王浩主持调解下,陈某夫妇表态,以后晾晒东西时将保证不再向楼下滴水,原告于某也主动撤回了之前强烈要求赔偿的诉求,两家人最终握手言和、重归友好。王浩常和同事们说:“群众表情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晴雨表’,群众满意的笑脸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切切实实帮老百姓解决烦心事,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在跟班中我了解到,王浩从不机械地就案办案,特别注重提高接访和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老百姓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有了矛盾纠纷,也都认他评的理。“法律是印在纸上的条规,我们只有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官,做一个百姓的贴心人,切切实实为他们分忧解愁,等到脱下法袍的那一天,才能无愧‘法官’这个称呼。”王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跟班学习期间,按照活动要求,我还深入基层政法单位和村社区进行走访调研,上门看望了一名老党员、老战士。
跟班手记
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
作为基层法官,王浩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他尽心尽力维护群众利益、帮助解决难事烦事;他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难题,把工作当事业做、把服务做到极致。他坚守平凡岗位,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新时代政法人的责任和担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凡的事迹恰恰最能打动人。我跟班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王浩勤勉敬业、担当奉献、视群众为亲人的品质让我受益颇多。这也将激励我对标先进找差距、找不足,学先进、当先进,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加快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江苏政法
作者:省委政法委高源
编辑:朱泽中
审核:仇军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