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农耕文化黄河故道海口农耕史

摘要:溯源黄河故道入海口红色农耕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梳理农耕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减租减息源流,土地改革消灭雇佣关系的变革过程和产生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演化轨迹。记述了个体户农耕生产单元向集体生产单元转型演变的红色农耕文化历史足迹。诠释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红色农耕文化的构建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路径、社会管理机制的产生与变迁史实。追溯为实现“大同理念”、“集体制信念”的时代特征和开展农田改造、改良土壤等红色农耕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总结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中红色农耕文化的时代结晶!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历史路径和时代文明!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卓越成果!本文提供的大量历史事实向后人证明,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以后的前30年带领人民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做好了什么!为现代农业留下了什么!

一、红色农耕文化起源

年随着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大批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生活获得改善,农民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激发了革命的积极性。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等11个法律、法令、条例。将根据地的土地用法律确立下来,拉开了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序幕,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开启了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华民族中的探索实践。

减租减息: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改革政治机构、民族团结抗日等大政方针,把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经济工作的内容。减租减息,调节了根据地内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用非暴力手段处理阶层利益关系,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

年春,滨海县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调节主(土地占有者)、佃(犁户)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响水县区域内户地主都减租,计减租粮57.91万斤、钱元(边币)、另增加雇工小褂裤件,增加工资粮斤、工钱元;成立农救会、工救会。据年8月11日,《盐阜大众报》“滨海四区减租退租新气象”文载:年“四区有97户地主减退了租,家佃户得到好处,计退麦子13万斤、玉米3.45万斤,边币42.9万元,据双套、纪圩等36户佃农统计,在退租后买田亩,典田亩,购耕牛31头,其中有14头是四家合买的、11头是三家合买的、3头是两家合买的,还有3户单独各买的”。

土地改革:年5月4日,中共中央提出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年6月24日,滨海县召开会议,明确土地改革方针政策,成立土改工作组,开始土地改革,简称“土改”。年3月,个村中,有个村的农户土地在数量、等级、远近、零整、高洼田五个方面了解清楚,针对五个方面情况进行调配,按“五个均”,即称“五头平”(各阶层的自有园田未纳入分配)进行分田。有的地方先定级,按户按级均分,对各类不同人员确定土地产权。

土地改革方法:调查研究、摸清底细、先行试点、明确方案。一是明确分田对象,起初对自耕种的农户不参与分配,对富农也有一定的照顾,做好废旧契、立新契,将地主的土地拿出与佃户和犁户平等分配。二是计算出各户的分配数量,以村为单位进行测算。三是民主讨论分田方案,根据土地等级合理搭配,对田间以有的青苗确定分成比例;按人口结构、土地孬好差异分配。发给执照、按章纳税。首次运用农户参与、民主讨论的组织方式,达到将群众组织起来,破解了家族管理机制留下的各种矛盾。使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土地变革有了群众基础。

年9月15日,除陈家港和响水口外,参加土改户,人,分得耕地亩,总共抽拿出耕地被重新分配的亩。可耕作的土地资源,初步达到基本平等,实现了土地种植单元体结构的第一次变革。打破了过去固化的农耕者依大户,依大族,当犁户,出劳役地租、佃租、小份、定租、包租、预租、押租、活租等阶层结构社会生态和生产关系。

土改时,只对可耕种的孬好耕地进行分配,对大片非耕作的荒滩盐碱地没有参加土地改革分配。没有分配的非耕作碱滩地,后来有的转化为国有农场,有的地方成为当地村组所有。

年开始对土地改革进行两次复查,解决分配土地中的偏差,查出没有分的偏远良田无人耕种,也有侵犯中农利益现象,共查出土地亩。年8月,盐阜地委发出“关于开展土地改革复查、结束土改工作”的指示,确定了土改分田户的土地产权、颁发土地证、处理土地复查中的遗留问题。

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土地改革前的土地契约、债约一律缴销;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他营业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本法公布前已平均分配的地区,农民不要求重分,可不重分。《中国土地法大纲》于年10月10日施行。《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农耕社会进入全面探索践行。

二.农耕互助劳动关系

农耕社会生产单元体结构阶层中,其中低层的个体生产单元体,出于对抗灾、战乱、族群纷争的避险和躲避需要,存在着血缘性的父子或亲戚间农作时出工互助、农具合作互助等劳动互助现象。

户间换工。年,张集乡农救会生产换工公约,农救会公约8条,其中的生产换工公约内容,年5月10日盐阜大众报载《张集乡农救会生产换工公约》摘录:“家庭生产订计划、各式生活都换工、公议合同记心间、计工结帐须公平、患难相助勇向前、解劝纠纷莫变脸”等13条26句。年,黄圩、张集一带出现了非血缘关系的换工现象,双套乡邢基龙组织13户劳作互助,采取忙时换工、闲时分散、等价交换、按期结算的换工互助,露显出非血缘互助性农耕文明形态,反映出传统农耕中的优秀文化的典型特征。

互助组。年,土地改革后,部分地区出现暴动,并有谣传“毛人水怪”,有人不敢下田劳作。年,分得土地的农民,劳动力、工具无法适应均田制后的户均需求,耕、种、收的工具不能与生产力匹配,互助的社会需求上升,产生等价交换的临时换工、换具、互助、以工换工、人力和牛力互换、农具换工等互助组织模式。年8月,响水县区域内成立各类型的换工组个,参加劳力人,耕牛头,耕地亩。年秋,三坝区的王德龙、黄胜桂首次办起常年互助组,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民主管理为原则的互助合作。年8月底,互助组的户数占总户数的45%。

年春,互助组达个,年10月发展到个,其中常年互助组占73%、入组农户占总农户的70%。互助组改变了旧时主佃经济关系,抛弃了传统宗族治理体系内部父子、亲友间的互助形态,推行以非血缘关系的互助合作文明。

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劳动关系

土地生产单元体第一次变革后,分散的个体农户,生产劳动工具无法满足耕、种、收需求,有的户劳力不足、有的户农具不足、有的户耕畜等生产资料不足,个体无力抵御自然灾害;有的农户分得到的边远地或孬地产生抛荒现象,生产力不能与弱小的农耕户需要匹配,产生了新的合作需求,催生出集体性生产单元体的萌芽。

至年10月,响水县区域境内试办了16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年底发展到个,入社达户,另有常年互助组个。年8月达个;年底个,占总农户90%。黄河故道入海口区域的初级社产生后的管理模式:生产统一规划,年初定计划,根据生产项目的劳动强度,确立工种差异、评工记分,制定各工种劳动定额标准、劳动按工分记酬,核算劳动者所得工量,分人记工、以户建册;生产资料由社统一安排使用,收获的产品统一经营,按劳力、土地比例分红。年,96.1%的初级社转变成高级社。初级社从年起源到年转型,践行3年时间,显现出农耕集体制文化雏形。

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劳动关系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由初级社转化产生。年代初,滨海县淮北区管辖的康庄供销站负责人顾敏,在县区两级支持下,组织新圩、玉龙等5个乡的部分群众,在东临黄海、南靠中山河大片荒碱草滩地上,选择无垦植主的荒草地,围框亩,将其框圩、挑河、开挖排水河道,建一座小木闸,进行垦荒种植。附近新圩、土山乡多户群众建立27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组到这里垦殖。

年夏秋之交,滨海县长熊国香,陪同华东局农委负责人刘瑞龙,视察康庄生产合作社。刘瑞龙回华东局后,以农委秘书张亮为首工作组到康庄调研。年3月,筹建康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年8月20日,江苏省首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康庄农业生产合作社》诞生,入社95户,原苏北行署国营农场处处长季汉林任合作社党委书记,原滨海县副县长周鹏程任副书记兼社长。

年秋,黄河故道入海口区域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组织合作化工作队:第一步检查生产、建立组织、开展宣传发动;第二步处理生产资料、股份资金、耕牛农具及干部待遇等,制定社章、酝酿社干人选;第三步召开建社大会,通过社章、选举社干、明确制度,制定开展生产竞赛、财务管理、收益分配、政策处理等。

年底,试办3个高级社。年3月,滨海县对农业生产合作社作出包工、包本、包产、超产奖励的探索性管理模式。年12月,黄河故道入海口10个大乡,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个,入社农户户、占总农户96.1%,其中最大的社规模户,最小的社户,平均户。

高级社管理机制:主要生产资料归社所有,取消土地分红;耕畜、牛车等大型农具折价入社,实行评工记分、按劳分配。耕作区不够固定,男女同工不同酬。生产所需资金,初始是按整、半、附劳力分摊,后改为从集体分配中提留。年,根据中央有关指示,完善生产责任制、推行劳动定额、实行“三包四到田”和队以下生产责任制,采取“一年早知道、长计划、短安排”;建全帐册、劳动工分手册;开始民主理财,提出日清、旬结、月公布,小段包工、检查验收,明确偿罚办法,年终结算兑现的管理机制。高级社的管理机制,显现了集体化雏形,同年开放自由市场。形成以集体制、个人私有制、集市市场制组成的三元结构体系。高级社从年起源到年转型,践行5年时间,探索出走集体制道路的农耕文化的管理机制的雏形。

五.人民公社机制溯源

年实行土地改革,消灭了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力水平差异,需要生产互助,出现了互助组;互助组又分化产生以小农个体私有制为特征的初级生产互助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由个体私有农耕生产单元向集体生产单元转型。

年9月15日,中共中央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全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践行探索时期。年版《响水县志》25页大事记记载:“年9月10日,成立第一个人民公社—滨海县八滩东方人民公社;同年9月20日,县委宣布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将原来37个乡镇、个高级社合并建立14个人民公社。”。催生了土地农耕单元体模式第二次变革。方式是:宣传发动、搭好架子;妥善处理具体问题、健全组织;召开社员大会、讨论制定社章、总结建社工作。集体化生产单元体模式产生,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化成人民公社,是土改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年10月,毛泽东南下调查研究,“他反复强调人民公社规模要划小,保留商品生产和交换”,党中央及时调整了相关政策。年1月19日,滨海县9个人民公社划分为20个人民公社,加入公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9.6%,在黄河故道海口区域,开起了以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大规模的集体化社会主义建设的践行;是月,陈港人民公社从新海连市划归滨海管辖。年末,康庄人民公社的康庄大队被国务院表彰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激进的超前情怀:年12月15日,滨海县第二书记苗雨田在积极分子大会上报告中讲:“……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照耀下,广大农村全面形成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三化高潮。全县建立9个野战团、个营、个连、个排、个班,办起全民食堂个,劳动食堂个。”;并总结出十大变化:“思想变、干劲冲天,田野变、荒滩变粮田,河道变、灌溉不是只等天,交通变、乡通车,卫生变、处四害,文盲变、上学把书念,技术变、土专家出现,机关变、干群成一片,日子变、农民生活有改善,时间变、一年等于十几年”。统一吃食堂,后有称刮“共产风”,到年集体食堂相继解散。

探索践行调整路径:建立人民公社初,明确以健全财务制度、建立新帐、结清旧帐、采取年终决算的按劳分配经济核算机制。确立以有利生产、统一经营为目标,以分级管理、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以乡改制为公社,把高级社转形为大队、初级社单元转化为生产小队。开始破私立公、走集体化道路。

年3月28日,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作了调整: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物资劳动等价交换,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等十个方面85条规定,准许农户分给自留田自种自收自用。年10月,滨海县提出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目标,苦战一年实现“十不要钱”的口号:“吃饭、穿衣、生养、死葬、文化、娱乐、治病、卫生”等不要农户出钱,开始实施公有化实践。开始是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三化”,组建起野战团、营、连(青年突击连)、排(三八突击排)、班(花木兰野战班)等群众组织。

八字方针与农业六十条:年11月,毛泽东亲手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五风问题的指示》,要求“彻底纠正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号召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搞一个“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全会以后,毛泽东组织和领导几个调查组,分别到浙江、湖南、广东省的农村进行调查,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分别到湖南、河北、四川等省和上海、北京郊区进行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六十条》。

从年9月第一个康庄人民公社产生、到年10月全部转型为乡制结束,人民公社制运行25年。实行以生产队集体生产核算机制为主导、以农户私有自留田为补充机制、以统一种植布局、出勤记工、按劳分配、民主管理、计划调节为措施的农耕管理模式,并不断摸索寻求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公私并存、计划管理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并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创立了以大同观念为方向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模式。培植起一套为民、为众、利他的农耕文明体系。

年代,农村兴起建房热潮,石头基础、砖包门窗始兴,年代后期土墙瓦苫兴起,部分地方兴建整齐美观的成排民房,时称集体农庄,年瓦房户占总农户14%,最穷的张集公社的瓦房户占8%,人均住宅面积4.5~5.5平方米。年张集公社新建农房的瓦房率达25%,其他公社新建房的瓦房率达35%左右。年代末期始,女性手工做布鞋被工厂化制鞋所取代,衣着从追求保暖到追求美观的转变。河网化水系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破解了区域内所有人的温饱需求,进入农产品相对过剩、种植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项目的时代,农耕生产的目的由解决温饱向稳粮发展经济转变。

到年,黄河故道入海口区域,经20年艰苦奋斗,开展大规模治水及农田改造,改变了荒滩盐碱水系条件及生态环境,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完善,为抗御旱涝灾害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响水县建成能排涝防渍农田达21.2万亩、碱改水达12.7万亩、大批荒碱地开始转变成农田、旱涝保收农田达16万亩,耕作制度由一年一熟制开始向一年两熟制转型,初步达到控制水涝旱灾造成农田失收现象;初步解决了吃粮靠供应、用钱靠救济”的贫困社队,基本解决了扶贫对象的温饱问题;生活饮用水进入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代。小型涵闸启闭动力实现机械化,大、中型涵闸启闭实现了机电气化;水利工作进入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治理、农田建筑配套、发展灌溉农业的新时代。

六.农田改造探索文化

黄河故道入海口,历史上土壤含盐量大、土质差,到处是碱滩;曾有“黄圩到陈沟、十年九不收;张洼到柏庄、遍地水汪汪;杨滩到六套、土地没人要;安宁到顾庄、十年九年荒、好地每年收不到百斤(市斤)粮、无法糊口去逃荒;风吹冒白霜、雨后水汪汪”等农田生态描述;坊间还有流传:“春天盐霜白茫茫,夏天遇雨水汪汪,秋天收成没指望”。上述描述,反映了历史上部分区域耕作土壤的生态及生产力水平。

垦植初,农耕者对农田无力直接改造,一般只是在选择性垦植的基础上,对土壤进行耕翻晒风化、熟化、改变土壤耕性,或梳理排水沟系、择季播种等原始形态。

年代,坊间有民谣对沙性盐碱地描述:“一耕一条线(纯沙性土壤,一条小黄牛就能拉着犁耕地)、耙后如炒面,一出一大片、出苗像旺水(有利于出苗、无缺苗断行)、越长越见鬼(土壤自然肥力差、麦苗生长发育不良)”。当年挖,来年平,三年无影形(沟渠)”,这是对原生态条件下沙性土壤贫瘠的写照。

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依靠集体单元体优势、吃苦耐劳的品格,轰轰烈烈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在挑河治水和农田改造中,每个男劳动力,凭着一条扁担、一把锹、一把铣和木轮手推车,在盐碱地上挑大、中、小沟和支渠,引水灌溉,淋盐洗碱;女性劳动力两人一条扁担一只筐抬运劳作,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留下了“艰苦奋斗”的红色文化新元素,显现了农耕前人改天换地的勤劳和智慧。

到年,经30年的农田改造探索实践,农田设施构建起三种体系:一是形成桥、闸、路、涵、泵、站、取水口七类构建配套体系。二是排水、灌水、排灌两用三元河网架构体系。三是挡海水、排涝渍、引淡水的灌溉网络体系。

1、翻碱沙(深翻窖碱)的摸索

年8月,月港区缪舍村68户农民组织4个换工组和一个杂工组,除搞好生产生活外,还翻碱地8亩。小尖郭庄郭加学与四位老人描述他们父辈的翻碱沙过程描述:“针对60~80公分以下的粉沙层含盐分低的特点,采用翻倒的办法,将下层土翻到地表而进行耕作:先挖沟、把挖沟的土放在一边,再将沟的另一边未放土的沟边表层沙碱土翻入沟内,将下层土放在上面,这样逐条沟翻压,将上层冒白碱的沙土翻到下层,将下层土翻到地表后种植玉米、花生、或大豆,这样使庄稼不能生长的碱沙田变成可耕种的田,这种方法称叫翻碱沙”;翻碱沙没有降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这种农田改造,须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种植几年后碱性又回到耕层表面,又使作物生长发育受阻及失去耕作用途。

2、扛黑土改良模式

年8月,月港区缪舍村68户农民组织4个换工组和一个杂工组,拿黑土3亩。年代,利用农业集体化优势,采取“翻油泥”、“挖黑土”、“漫沙子”、“挖壳换土”等方法改良农田土壤。

扛黑土,是将底层的油泥黑土挖起,推扛到沙碱地上,即将黑土翻到地表进行耕种。年代,张集、黄圩、六套等贫困地区,采取以工代赈,大搞翻碱拿黑土,改造盐碱荒地有4.3万亩,在盐碱土上掺拌油泥或沙壤土3.55万亩;挖壳换盐土5.4万亩。年代后,把挑河挖上来的黑土铺漫在就近的盐碱地上4万余亩”。原种场近亩土地,年代,到组织全县劳力资源扛黑土面积85%左右。年代和年代,响水县翻扛油泥黑土.67公顷。在没有引水种稻洗盐之前,翻扛黑土到地表形成的耕作层,在没有肥料投入条件下,农作物生长茂盛,土地生产能力大增,深受农民欢迎。

3、自力更生大搞水利建设

年~年间,发挥公有制集体化独特的巨大潜力优势,在农业学大寨号召指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投入大量劳动力,以人力挖、抬、小推车、拉的艰苦劳动,大挖土、快挖土、战天斗地,全面开展水利建设,农民用一双被磨成厚厚老茧的双手,大搞沟、林、渠、路、田配套建设;大搞平整田地;土法上马,大搞建筑物配套;开展防洪防潮、排涝降渍、抗御旱涝灾害等兴修水利工作。

“年~年的10年间,新挑河道6条(不包含公社级挑挖灌区河渠);~年的7年间,挑河道13条(不包含公社级挑挖灌区河渠);

年6月版《响水县水利志》河道登记表“挑挖时间栏”数据记载:~年10年间,共新挑河道23条(不包含公社级挑挖灌区河渠)。年前后,有的男劳动力,从事挑河工挖土劳作所得的工分,占全年总工分的40%左右。

年~年的6年间,共挑河道6条”。挑河治水所需费用,由生产队承担给民工劳动报酬,政府只承担提供县级以上工程民工的粮食及部分伙食补助费。出河工男劳力的记工分,各地不同,因河道的大小难度不同、季节也有差异;社队挑河治水工程,民工每天的劳动所得工分,是在生产队劳作的同等劳力工分1.2至2倍(也有的是按所挖每方土记工分),所得工分年终参与生产队分配。

年~年的22年时间,人力挑挖河及干渠条,其中国普河流(不包括灌河人工建堤、建海堤堆、通榆河)34条,响水县内总长.5km;挑挖县乡河道条、总长.2km。彰显了传统农耕者勤劳淳朴、吃苦耐劳和愚公移山精神内涵,留下了战天斗地改造农田的精神的红色农耕文化新元素。

年,区域内有翻水站3座、抗旱站2座、排涝站9座、农田电灌站座;农田排灌初步形成挡、排、引、灌、降的水系网络,形成了南引,北排,内部蓄灌的网络体系,60%荒碱地转化成耕作农田,并具备抗御一定自然灾害的能力。

年代,县级以上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入逐步转向由政府市场化运作,开始进行由政府项目投资建设,农民不再负担县乡级以上水利项目的劳动报酬。

4、引水洗盐模式

年在运河公社运西大队搞旱改水40公顷。年春,运河公社王庄大队兴建一座灌溉站,安装2台20寸轴流泵,将66.67公顷盐碱插花地改造栽插水稻。

年,张集、黄圩、六套等公社以东风、程圩、小圩、双套、徐李、皂角等大队为碱改水、旱改水典型。年,区域内碱改水公顷,平均每公顷单产公斤。年,兴建红旗翻水站和黄响河进水闸,黄圩、周集、响南等公社扩大碱改水.67公顷。

年,碱地改水转向旱田改水,水稻面积.67公顷。年后,发展机电灌溉,配套农田排灌水系,大部分盐碱土得到改良。~年,响水县被省水利厅列为农水补助县。

年与年比,响水县净增可耕地面积.33公顷”。年碱(旱)改水面积16.5万亩,治理低洼易涝地公顷。年还有4%的土地没有利用,其中荒草地.57公顷、盐碱地.47公顷、其它97.80公顷。到8年,消灭了荒碱地,形成了稻麦一年两熟或麦玉一年两熟为主体的农耕模式。

5、治水抗灾模式

年代末,开起大规模挑河治水、治理涝害。年代,采用人力挖、抬、推、拉等手工劳作开河治水,引水灌溉排碱;经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探索出用水、土、肥、林配套举措土壤改良及改变农耕生态。年后,确立引水灌溉,建立水、土、肥、林配套的农田改造治理目标,随着农田改造及水利设施的建立,花碱地逐渐下降,点片选择性种植形式逐渐消失。

年代,健全水系,用水洗盐,实施碱旱改水种稻为主要举措的农田改良。至年代中期,基本实现条田化,条田的斗、农、毛渠沟配套。年外滩地区的农田复种指数达%。

年代初,挑挖沟渠条、总长.6km,构筑起基本完整的农田排灌体系,随着农田改造及水利设施的建立,集体条田化形成,花碱地逐渐消失,点块式种植随着碱性下降而渐失。经长期的土壤改良探索践行过程,使土壤含盐量大幅下降,促进可耕种土地面积的增加,把原遍地盐碱白茫茫、风吹冒白霜、雨后水汪汪、旱季地表冒盐霜,风吹沙土满天扬的卧地贫瘠碱荒,抚育出平畴沃野,留下农田改造农耕文化。

6、圩区治理模式

康庄大队圩区。年建新人农场(黄海农场前身),新人农场在康庄的西边挖了东直河,年在康庄北面挑农场界沟;康庄的东和南又有中山河相近,康庄村的四周被河堤包围,从而形成了圩区。圩区内总面积2.2万亩,耕地面积1.4万亩。治理:年在圩内挑河口宽20米、底宽3米、深3米的排水中沟4条,将涝水排入东直河。年,为防止东直河水位高是引起倒灌,在中山河边建5排河洞,引中山河水灌溉。但由于面积太大,工程设施仍不能满足排涝要求。年由国家投资建电排一站,年又建电排2站,年再建了3站,计安装4台20寸轴流泵,并附有引水节制闸,设计为灌排两用型。至此,康庄圩区内的排灌得到解决。

黄圩公社圩区。地处佃四河、黄西河之间,面积1.6万亩左右,该区东高西低,原来水系是通过三条冲子流入佃湖荡。年,原滨海县组织民工沿黄圩与涟水边界挑挖佃四河,目的是阻挡涟水境内的客水排入黄圩,结果把张庄、三合等地的雨涝水阻住排不出,形成封闭的“锅底洼”环境,造成内水排不出,外水挡不住,遇大雨积水深达0.7米,需3~4天才能排出,年23号台风过境暴雨,该区大面积水深1米,农作物淹水7~9天。边界矛盾多。

治理:年,江苏省水利厅和盐城地区水利局将该区列入年基建项目,对该区的排水采取了自排和电排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地形特点,在张庄、前进、三合、杨圩、小圩、均平、徐马几处划为7个排水小区,建6座电排站,7座倒拔涵洞,2座拖桥,16座生产便桥,挖7条排水大沟,疏浚引伸黄西河12.6公里,疏浚唐河3.5公里,从黄西河至黄响河建成12道配套口,共做土方80万立方米。投入经费53.72万元。至年后,有5座站机泵配件被人随意拆除,几乎报废,只有倒拔涵洞在黄西河水位低时可自流排水入黄西河。

7、响水县农田改造投入

中低产田改造:年,中低产田占86.6%。、两年投入资金万元,其中国家投资万元,省投资15.2万元,市投资15.2万元,县自筹.6万元,改造农田设施。双南海片灌区改造总投资万元。在双港、南河、海安集、响南四乡的宣圩河、凤尾河治理工程。配套中沟以上桥涵60座、小沟级建筑工地物座、建电灌站17座,新增旱改水亩,扩大水浇地1.5万亩,改造中产田亩。”。至8年,响水县的中低产田改造总投入.7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公顷。

黄淮海农业开发项目:响水县境沙土面积占黄泛总面积的76%,盐碱重、肥力低、灌溉水源紧张。盐黄办发[]号《关于年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设计任务书的批复》记载;“年第三批黄淮海农业开发响水总投资54万元”,其中中央27万元,(周转金20.25万元、无偿补助20.25万元)省9.45万元,市4.05万元,县13.5万元;配套物资为钢材、木材、水泥;偿还计划从~年,每年平均还4.05万元。

年《第三批黄淮海农业开发部分项目资金》记载:年黄淮海农业开发项目“安排响水资金万元,其中中央万元、省98.35万元、市42.15万元、县.5万元。有偿周转金万元、无偿资金.09万元”。盐财农、盐黄办发[]、号《关于下达年度黄淮海农业开发部分项目资金指标的通知》:“老舍、康庄片改造总投资万元,安排老舍、七套、康庄、南河四乡边界低产田和荒碱地,解决配套建筑物,完善灌溉体系。工程内容有:配套桥涵70座、小沟级建筑物座、新建电灌站18座。向阳渠片的灌溉改造总投资52万,在周集、黄圩、张集搞好灌区水利调整重点改造,工程内容有:共挖土方万立米,配套桥涵25座,小沟级建筑物座,电灌站6座,新增旱改水亩,改造中产田亩。

吨粮田建设项目:年,承担黄淮海地区5万亩吨粮田建设项目。项目投资30万元,到年完成5.16万亩,项目区人平纯收入增加元。

样板田建设工程:年起,实施样板田建设工程,至年底,建成三麦高产田10万亩,达到沟渠路配套,集中联片。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5年12月,国家和省、市水利、财政、农业资源开发部门,对南干渠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52万元,拆建陈坎河引水闸、大寨渠引水闸。改造黄响河引水闸、六套干渠引水闸、黄圩引水闸、大治渠引水闸、五套河引水闸、跃进渠引水闸、向阳渠引水闸、太平河引水闸、高港河引水闸。改造沈庄节制闸、太平河节制闸、南潮河堆节制闸;改造一分排南闸和二分排南闸。新建田间灌溉泵站25座,拆建改造田间灌溉泵站18座。新建防渗渠18条34千米,新建拆建农用桥10座,新建管理用房屋4处平方米,年5月,运河镇五七片公顷节水项目,项目总投资万元,实施无迹。

8、盐土改良实验模式

年初,响水县领导人从省科委得知,江苏农学院计划选择一个县搞生产、教学、科研基地,同年5月,江苏农学院(下称苏农)以副院长龚荐为首,带十多位专家、教授到滨海、响水考察。年4月1日,响水举行建县20周年庆祝活动,邀请苏农领导来参加,双方于4月8日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苏农派薛云龙等十多名老师到康庄大队工作两年。

年春,江苏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凌启鸿到响水来检查工作,县委书记王清带他到老舍乡的良种、旗杆大队看看。当时这些地方几乎还是一片盐碱荒地,有的地方长着盐蒿子,有的零零星星长一些旱谷作物,省里当年就支持几十万元,把这块地方列为“万亩实验区”,苏农在康庄蹲点的老师也转迁到老舍,增派种植业、养殖业、果树蔬菜、人才培训等7个专业。

江苏农学院与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教授老师来到老舍乡,在旗杆、良种、树圩、尚圩、大口、东吴村搞盐土改良实验区;辖49个村民小组、1.1万人、1公顷土地。至年,投入黄淮海第一期开发经费.50万元,建电灌站16座,农用桥10座,平整土地公顷,动土.8万立方米。~年,投入.52万元,新建电灌站7座,桥4座,其他配套建筑座,新建防渗渠道2米。至年,累计投入万元,疏浚河道60多千米,修建沟渠13千米,改造中低产田98公顷,新建电灌站12座、桥12座,其他配套建筑座,建防渗渠道米、暗道排渍降盐、渠道混凝土防渗科技项目,建示范点、培训农民。

小尖万亩示范区:年春,小尖“万亩示范区”列入黄淮海第二期开发项目。至年底,共投入水利经费81.91万元,建电灌站6座,维修7座,建桥11座,其他配套建筑座,改造中低产田.33公顷。

七.土壤改良文化结晶

历史上,黄河故道入海口到处都有盐碱荒滩,盐碱重,到年代初,未开垦的盐蒿地盐分达0.46%,新垦土壤含盐量为0.~0.41%。一般的种植田土壤盐分含量在0.01~0.52%之间,平均0.%;1米深土体盐分垂直分布0.01~0.78%、平均0.%。地下水矿化度0.02~克/升之间、平均2.38克/升。

农耕初期,先人首先是通过选择可耕性土壤,耕晒熟化改良土壤耕性。在农耕历史演进过程中,前人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采取多元探索性改良措施:实践过“压碱沙”、“换土”、“漫油泥”等点片式土壤改良模式;探索过大面积“扛黑土”也叫“翻黑土”模式,达到改变耕作土壤肥力的效果;摸索过全面开展积肥造肥模式,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土地生产力的举措;在土壤保护上;采用过水土保持模式,保护耕作层土壤结构,保护农田土壤。通过长期的农田改造和土壤改良探索践行,逐渐改变了大面积盐碱荒滩生态。

据年土壤普查资料介绍:“年,响水县内的耕作土壤,含盐量0.05%以下的脱盐土地面积达70%,含盐量在0.05~0.1%的基本脱盐面积占27%。”到年,响水县土壤肥力水平:每公顷产粮15吨以上的一级田占土壤总面积的0.4%;每公顷产粮13.5吨以上的二级田占12.9%;每公顷产粮12吨以上的三级田占31.3%;每公顷产粮10.5吨以上的四级田占44.4%;每公顷产粮9吨以上的五级田为11%。

上述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提升,是黄河故道响水县区域,“大同理念”、“集体制信念”、“农田改造”、“改良土壤”红色农耕文化的结晶!

8年,根据农业部、江苏省耕地地力评价标准。黄河故道中的响水县土壤分级:一级田占总面积1.9%;二级田占总面积39.3%;三级田占总面积46.9%;四级田分别占总面积11.9%。

1、积肥造肥溯源

农作物施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施肥到积肥造肥、从有机到无机化肥、从单一到多元素配方肥的演化过程。年代前,两年一熟制、一年一熟制生产不施肥,靠土壤自然肥力。

20世纪初,农户房前屋后的园田,有施用粪堆塘(腐熟后人畜排泄物)肥料。年代,人均土地少的地方生产队,建存放水肥的大粪塘,并开始积肥造肥、种绿肥,推广化学肥料等。年代推广饼泊过腹还田,年代末,化学肥料供给量逐步增加,提倡“三结合”的施肥原则:即有机和无机相结合、以有机为主,基肥与追肥相结合、以基肥为主,前期施肥与后期用肥相结合、以前期为主。

年代中后期:提倡集中施肥。主要表现形式为:改撒施为条、穴施;搞磷肥拌种、磷酸二氢钾闷种、提倡把肥料送到种子“口”里。肥料“旱改水”。把人粪便、猪脚肥、厩肥等晒干后施用改为放到厕所及坑里沤腐后施用。年代末,陈港镇王商村所有生产队集体建大粪池,普遍采用沤制后的液化性水肥。

年代初:倡导“增磷补钾控氮”施肥法。强调化学肥料投入的增量而效果递减效应。

年代:早促后补施肥法、根外追肥法,强调投入增产效益;“营养诊断施肥法”、注重作物的营养协调性;年开始推广配方施肥、提倡营养均衡对节本、增产、增效的作用。年代,一年两熟制逐步普及,秸草增加,由秸草在田间焚烧向秸草直接还田转变。年,秸草还田22.4万亩,年加工饼类40%直接配制肥料。21世纪以来,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秸草焚烧,强力推进秸草直接还田。

粪堆塘聚肥:选择性开荒垦殖初期,耕种农作物不施肥,有房的户只在房前或屋后的盐碱较重的地方挖一个口大园底的塘,用以存放草灰和人的粪便及生活垃圾,习惯称叫“粪堆塘”,有的地方叫“粪坑”,粪坑一般选择在宅前后碱土上挖坑,坑周用芦柴围一园或半园的风障(注:现代意义上的厕所)。女人都是用木制的桶作便桶,当时叫“马桶”,每天一早,女性提着马桶将粪便倒入粪堆塘用草灰覆盖。在盐碱土较重的村落,这些草灰和人粪,一般不作为肥料使用,因当时草灰使用土壤反盐加重。人无厕所、猪无圈现象很普遍,农耕处于无肥料投入状态,这种现象到年代末到处都可见到。在耕作历史较长的地方,土壤脱盐较早,有的户有收积粪便的文化表现,将其用在距居位地较近的田块。年代,粪堆塘中的杂物经一年起一次,一般作为春播基肥。

厕所聚肥:农业合作化开始,政府大力宣传推广南方积肥经验,提出以肥换粮换钱的宣传口号,生产队开始重视肥料投入,要求社员家庭建厕所,加强对人畜粪便管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增加农家肥源。老农拾肥很普遍。

年代,厕所的结构出现三种转变,一是由草围栏式厕所向土制墙体式厕所转变;二是土塘式的粪坑厕所向全面瓦缸转变;三是“粪堆塘”式的干粪被集中存放的粪池式厕所转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环境。年代未开始,土墙式厕所被砖墙砖坑的厕所替代,实现了砖垒粪坑池的厕所模式。

年代,开始推广厕所粪坑池加盖密封模式,防失肥效,改善卫生环境;生产队安排专人每周一次到各户的厕所收集水肥,以“担”为单位计入帐册,年终结算时结算成工分参加年终分配。年代后,形成户户都是棚室型厕所,沼气模式始现。年后,农户厕所的积肥工功逐渐下降,沼气池与厕所两位一体模式出现。到年,传统村落农户仍普遍是户外棚室型厕所。

大粪塘积肥:年代末,在陈家港以南的生产队,都建有规模很大的大粪塘,大粪塘用砖垒、园柱形,一般和生产队的养猪场建在一起,生产队安排专人按期将各户粪坑中的水粪集中到集体的大肥塘中,并以提供粪肥的担数计算工分(注:工分是集体劳动的一种量化计算值),当集体的大肥塘集满或在作物的需肥期,生产队组织全体社员追肥。冬季作为麦田腊肥施用,春季作为玉米田追施苗肥,夏秋季作为水稻田追肥。分田到户后,这种积肥用肥的机制失之。

生产队造有机肥:年代,各地开始重视积肥造肥,年代,发起全面积肥造肥活动,每年夏季都大稿群众运动组织造肥,有的地方组织成立积肥专业队,积造肥料的方法多样,有挖河泥、翻塘底、抬河淤和黑土,夏季利用高温采取割青草造堆肥,在田角沟边挖草泥塘沤绿肥。

年,响水县挖取河泥黑土38.5万方,造堆肥4.34万个,挖绿肥塘1.万个,造肥达78.5万担,按当时粮棉播种72.46万亩计算,亩均积肥10.5担。在积造自然肥料的同时,十分重视农家肥的收集。有的生产队号召社员到集市收拾人畜排泌粪便做肥料,鼓励老农拾粪,对老人收拾到的粪肥,按斤计折算给工分。生产队收集各户上交的农家肥,统称为猪脚泥或叫厩肥,按土立方体积计算数量、按质量评定价格或评定工分,将各户上交的厩肥集中到规定的地方成堆让其自然发热腐熟。

年代中期,一般农户年均积造厩肥~担。分田到户后,积肥造肥停止。年响水县建立沼气池2个,利用沼气渣作肥料。

造菌肥:年代初兴起的根瘤菌、固氮菌肥料。年以后,公社相继办起了菌肥厂。年,由于生产体制的变化,菌肥生产受到限制而停业,但市场上仍有少量的菌肥供给。

种绿肥:年代开始,开始通过种植绿肥来改良土壤,先在沟、圩、路旁种田青,后来为了解决季节与茬口之间的矛盾,将冬绿肥提前套种在棉花行间。年代末,试验放养“三水一萍”(水浮莲、水胡芦、水花生、绿萍)既作牧畜饲料,又作水生绿肥。年黄河故道入海口(滨海县)播种绿肥4.39万亩,大都是夏绿肥田青。跟据播种期不同,分为秋播和夏播两种。

年代,推广棉绿套种和粮绿间套等措施。玉米田撒播田青,在秋季种麦前将田青耕翻入土,晒土一月左右秋播三麦;水稻秧田寄种苕子,来年春季苕子初花期做秧畦前3~5天将苕子割好放在沟埂上,作为落谷后覆盖物;在棉花大行套播苕子,冬翻棉花小行,来年将绿肥翻耕入棉花大行。秋播绿肥主要是为春播作物的盘青肥,以苕子为主;夏播绿肥为秋播基肥,以田青为主。

年以后,夏绿肥增加,绿肥的品种增多,冬绿肥占56%,品种有田青、红花草、紫花苜蓿、光叶苕子、毛叶苕子、苍耳、安豆、蚕豆、绿豆、箭舌豌豆、三水一萍等;鲜草产量~公斤不等,种植方法有单种也有套种间种。其中引进试种的箭舌豌豆、红花草因冻害重多年推而不广。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水稻种植土质较好区域,提倡三三制和二五制;三三制是:三分之一种麦、三分之一种绿肥、三分之一种油菜,三年一循环。绿肥品种推广草木栖。年响水县的绿肥22.65万亩(历史峰值),鲜草亩产~公斤。

年~年,每年平均种植绿肥15万亩左右。年种植绿肥达13.68万亩,亩产鲜草公斤左右。随着旱改水面积的逐渐扩大、复种指数的增加,绿肥逐渐下降。分田到户后,化学肥料供应量增加,农户结束绿肥种植。

饼类过腹还田:榨油后的豆饼、花生饼、菜籽饼、棉籽饼等作为肥料的叫饼肥。饼肥的历史较长,其中豆饼和花生饼原来是作为人畜的辅助食粮,通过人畜过腹还田。年代,棉花的大量增加,大量棉籽饼也随着增加,响水县年出产饼类万公斤。年代,年加工饼类近万公斤,其中40%直接配制肥料下田,60%仍给牲畜过腹后还田。年代后,油菜籽大量增加,菜籽饼总量增加,饲用较少,主体为直接还田。年后,由于双低品种推广,饼粕的饲用增加,畜过腹还田增加;棉花面积下降,油菜面积上升,油菜饼还田占据饼粕肥料的主体地位。

2、秸草还田变迁

草木灰还田:农户煮饭烧火的炉膛灰,叫“草木灰”,年代之前,在土壤盐碱较轻的地方,常有将草木灰作为肥料使用。年代末,在脱盐较早的油泥土田上,施用草木灰肥后,起到疏松耕作层、改变土壤耕性的效果,在耕作年代较早的沙土及盐碱轻的田块,草木灰使用较早。有的草木灰含碱性重,不能作为肥料,经过长期堆放经雨水冲洗,才可施用。

草堆“跟脚”还田:年代,农作物产量低,秸草量少,作物秸草不能满足煮饭需求,谈不上秸草还田。但家家都有草堆,农作物收获打场产生细碎叶、芒及颖皮,撒在草堆顶部防雨水,一年后上层细碎的叶芒皮类腐烂后落在草堆下面,叫草堆“跟脚”,成为优质的农家肥,这种腐烂的农家肥,冬季施入麦田叫腊肥,春播作物播前施用叫基肥,玉米田苗期和菜园田施用叫追陪根肥。

秸草深耕还田:年代,农户解决生活所用炊草以后,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秸草总量也大幅增加、农村用电普及和人口外出流动增多,炊草所需总量下降,秸草在满足农耕人煮饭所需外还有余,秸草直接还田兴起。70年代初,有的在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秸用大型拖拉机耕翻入田,有的少数地方将秸草轧碎后施入地里耕翻入土,叫秸草还田。

秸草焚烧还田:年代,一年两熟制的推广,单位面积上秸草增加更多,大量的秸草直接还田影响下茬播种质量,秸草在田间直接焚烧出现,焚烧秸草,给土壤增加草木灰,起到补磷增钾,但不能起到增加土壤有机肥。在年代中,除人工收割、寄种田高留茬外,田间焚烧占的比种较大。

高留桩还田:年代,有稻茬寄种麦田收割时高留桩,起到秸草直接还田。年1月出版的《响水县志》页“年响水县秸草还田达22.4万亩,其中留茬20公分上的有9.55万亩,平均每亩留秸草公斤”。

粉碎后旋耕还田:年代至8年期间,大型收割机收割收获的田块及农户,有的将秸草推到沟路边,田间的秸草桩茬和麦壳、稻壳及大量的碎叶被机械耙入土。年后,禁止焚烧秸草,要求粉碎还田。粉碎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联合收割机上加装直接粉碎机,另一种是收割机收后再用机械拖着粉碎机在田间粉碎。

3、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渊源:原始沼泽荒滩自然生态环境下,水土流失是形成自然港湾的动力,小区域的自然水系产生与水土流动相关,在选择性耕作初期,水土流失虽然存在,但人类的选择余地大,对水土流失没有紧迫感。现代为解决水土流失,曾采用过植物方法、工程手段、保土耕作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维持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清乾隆二十四年(年)六套境内挑了一道太平河,道光二十九年(年),黄河决口,水退后太平河已成平陆。民国时期导淮,在沙土地上挑河后保护措施不到位,两三年便淤为平地;河道两岸土地被雨水冲毁,倒成大大小小的沟坎,导淮多年,收效不大;表层沙土易流失,靠近废黄河沿岸沙土层厚,最厚地区有达5~6米,越向北越薄,到边缘地带只有50~60厘米厚,这层沙质土壤极易流失。年代末至年代,有的地方风吹满天飞沙,河道极易淤塞,黄圩当时总结叫一年挑、二年平、三年四年无影形,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祝自力年4月《关于黄圩乡水土保持工作情况调查》,《响水县农业区划专题汇编》文摘:“在年之前,黄圩每年因水土流失而减少的土地多亩,地表径流带走的土壤约10万吨左右、氮素养分约50吨、磷素吨、钾素吨、有机质吨,从而使土壤性状恶化,地力减退,土地生产力下降。年开挖的黄北河,长达26华里排水河,当时因未植树栽草,至年河口宽由原16米冲成20米宽,河深由原来的2米淤积成20公分,毁坏农田近千亩,花费劳力近万个”,此文记述了典型的水土流失历史案例。

水土保护路径:从年代中期开始,在兴修水利同时,针对水土流失发生特点,采用植物方法、工程手段和耕作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维持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挑河时的工程措施:

倒比降:在青坎建成倒水波,即抬高河口,青坎成倒坡形、河口高于堆下角30厘米左右,使降水不直接经河口流动,而是从专设的截水沟内流动,将其形象地称之为倒比降。

截水沟:在河坡上留有1︰2马坡,河成后削去马坡角,盖上油泥。在内堆脚线挖一条平行截水沟,截水沟内坡边采取用油泥土包坡。

油包坡:利用油泥土粘性强、耐雨水冲刷特点,河道工程最后一道工序,用油泥土包住河波和河口,叫“油包坡”。这项措施是年秋在确定挑黄响河方案和标准时首次提出方案,在河渠工程设计初,就考虑尽可能使深度挖到粘土(俗称油泥),保证能有足够的粘土来包坡。

簸箕口:每隔~米留一簸箕口,“簸箕口”、“截水沟”(按一定的距离挖成排水口),通过此口引雨水入河,对截水口加强防护。

栽植绿植:通过栽植绿色植物,人工制造植被群落。在河口、河坡、堆脚栽草皮,在青坎上植树、杞柳等,在从河口向下近4米处栽芦柴。“油包坡、倒比降、截水沟、簸箕口、植草皮、栽树木”的综合治理创举,实践检验效果良好,彰显了传统农耕文化的时代文化特征。年代,这一工程水土保持综合创举措施全面运用。即使是里滩地区沙土层较厚,也将河坡设计成两截坡(即沙土层12.5或13坡,油泥层为12或11.5坡)。深挖河床多挖油泥。

年,重新开挖黄北河时,在堤顶、堆坡、青坎上植树8行,采取河成、堤成、林带成,并间栽杞柳、紫穗槐树、红草和茅草,河坡下面栽柴的立体防线,总结叫四层防护模式。从而达到了拦截降水、减少地面径流、增强土壤渗透能力、减轻土壤冲刷,有效地保持了水土,8年后,河床仍然保持原样。年代中期,在搞好水利建设的同时,坚持河、田、路、林综合治理,坚持河成、堤成、路成、绿化成的标准。黄圩公社先后在公里长的各条河堤上全部栽植5行以上树林,并在河坡的青坎、堆顶边栽植小红草、杞柳、紫穗槐等,在河边栽种芦柴、蒲草、水生植物的五层保护体系。

年代初,在平整农田时,重视圩堤和耕地田头四周水土流失留下的坑坑洼洼沟塘,用油泥填平,设置跌水,以保护好圩堤附近建筑物。提倡绿肥与农作物间作,如麦田间种苕子,苕子到春季埋到土里后再种棉花。一年四季田间都有作物生长,减少松土暴露的时间,减轻雨水冲刷,增加了土地肥力;提倡在边角的空地上广种苜蓿保护土壤。在给农作物施肥时,提倡猪脚肥、增加农田有机质,增强土壤粘性。8年,风吹满天飞沙的现象基本控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