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这三个村庄的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北京哪间皮肤病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记录时代,展望未来

在省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

4月21日

海南日报继续浓墨重彩地推出

“踔厉奋发这五年

——喜迎省第八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今天推出的“我和我的海南”栏目

聚焦海南这些村庄

在浓郁的乡土文化中

寻找到共富基因的故事

年4月21日海南日报A14版版面图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至今仍流传着一个“段子”。

“过去村里人生了大病,要出山,只能花钱雇人抬。抬的时候,按人的体重,论斤算钱”,人们传得有板有眼。

“30年前我就被抬过!不过都是亲友帮抬的,没花钱。”4月14日,59岁的王下乡洪水村村民林春香向海南日报记者证实,那至少不完全是“段子”。

而现在,林春香亲身见证了另一种极其顽固的“病”被治愈的奇迹。

从古至今,那“病”不直接伤及肌体,却能让人愁肠百结、辗转反侧。

你或许猜对了,那就是“穷病”。

这个春天,我们走进3个村庄,在醉人的黎歌里,在洋溢着笑脸的共享农庄中,在浓郁的乡土文化中,寻找不同的共富基因,感受海南乡村振兴之势。

01

“最大的劣势,变成了最大的优势”

俯瞰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资料图)

王下乡身处霸王岭腹地,曾是海南最贫困的乡镇之一,离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城石碌镇近60公里。

山路曲折且狭窄,车辆会车时,一方就得停车等候……即便在通了水泥路的今天,从石碌镇驱车到王下乡的洪水村也要近两小时。

因为交通闭塞,年,时年29岁的林春香遭遇过生死劫。

那天,林春香突感腹痛,脸色惨白,不停冒汗。她被忙乱的亲友用被子裹着抬出大山。那时,从洪水村经医院,有一段30多公里的路程不通车,只能靠走。

医院时,已经疼晕过去了。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得的是急性阑尾炎。

包裹在被子里,被抬的那一路上揪心的痛,林春香刻骨铭心。

“这辈子,我走路走到怕。”林春香说,早年间,为了维持生计,她是最早一批从霸王岭林场挑东西回洪水村卖的人。

“地瓜酒、盐巴、咸鱼……”物资匮乏的年代,她早上6点就要从家出发,走山间小路,下午5点多才能到霸王岭林场去进货。

“没有钱住店,就把衣服垫地上,在店门口坐一晚上。”林春香说,第二天天亮后,挑着50多斤的货,再走30多公里的路回村里卖,1斤酒只赚1毛钱。

面对这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林春香“出逃”过。

“有一次我和姐妹跑去霸王岭林场,想去外面打工,再也不回来。”后来念及孩子太小,她忍住冲动,回家了。

好在,党和政府对包括王下乡在内的贫困地区的接力扶贫,从未停止。

年,海南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率先受益的就是王下乡。自年来,昌江共投入万元,打通出山之路,实现道路硬化,让乡与县、行政村与乡、自然村与行政村紧密相连。

年初,昌江启动王下乡“黎花里”文旅小镇项目建设,将三派村、洪水村和浪论村3个村,以“一步一里一风情,一草一木黎家情”为主线串联,分别打造“诗里画里”三派村,“歌里酒里”浪论村,“时光里”洪水村,形成立体式、多维度的旅游体——“黎花三里”。

山高路远,隐蔽难寻,谁能想到,当年制约王下乡发展最大的劣势,如今成了企业家眼里的绝佳优势。

“王下乡纯净、自然、原生态,正是我们需要的。”洪水村时光里民宿负责人张璐分享起选择来王下乡发展民宿的原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洪水村曾是海南保存最完整的黎族船形屋群落之一。在村民整体生态搬迁后,常年无人居住的船形屋便空心化了。近年来在该村文旅项目打造过程中,船形屋被重建升级为主题民宿,增设了多媒体声光电沉浸式体验,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林春香也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工作,成了民宿管家。

身份的转变,紧接着是心态的改变。

“以前很怕跟人讲我是王下人,因为我们穷,村里的姑娘也都嫁到外面。”林春香喜欢跟客人聊天,从前住船形屋、上山砍山栏稻、下河摸螺……这些在村民看来再平常不过的琐事,客人们往往听得十分投入。

有网友这样描绘现在的洪水村:木棉花和稻田,远山和清溪,忙时就插秧,闲时就唱歌,就算只当一天陶渊明先生也足矣。晚上的村子又变了一个模样,光影流动,感受黎族文化,仿佛穿越了时光……

坐在民宿长廊上,眼前是绿油油的稻田,耳旁有山风吹过,丝丝凉爽沁人心扉。林春香用黎话哼起了《唱支黎歌给党听》:我们黎族的前代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深山,喝着悬崖石壁下的泉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02

从“守着猪圈睡”到夜不闭户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外国游客在体验黎陶的制作乐趣。(资料图)

一些村民,放着自家好好的房子不敢住,每天晚上守着猪圈睡。

这是年前后,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丹村的一大奇观。

每晚,村民们从房里搬出枕头、被子,往猪圈旁简单一铺,就伴着牲畜和浓浓的骚臭味道一起入眠。

“夜里猪一发出叫声,我就会被吓醒,就怕猪崽被偷。”村民石献奇说。

坐落在尖峰岭下的丹村,是一个有年历史的老村落。清代中期,这里出过4名贡生,革命战争年代,有28位烈士曾为革命捐躯。

然而,这个颇具文化传承和红色基因的村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部分村民吸毒,一度令人闻之色变。

据统计,年,丹村全村0人中,吸毒人员就有70多人。为了凑钱买毒品,“瘾君子”们想尽办法,先是偷着卖家里东西,家里实在没东西卖了,就去偷、抢其他村民的东西。

“那时候,很少有人敢来丹村,镇上三轮车司机一听是到丹村,立即摆手拒绝。”石献奇感慨道。

再也不能这样活!

年,丹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确定了“安居才能乐业,安居必先治乱,治乱必先治毒”的十八字治村理念。

“一夜抓了18名吸毒人员!”时任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上强说,新“两委”班子上任后,第二天晚上就联合公安机关打击村里涉毒犯罪行为。

看到村里动了真格,吸毒人员纷纷作鸟兽散。一些“瘾君子”陆续被送去强制戒毒。

不过,很快,村干部就发现:光抓,不灵。

“我们摸查后发现,吸毒人员大部分是青少年,往往初中甚至小学还没念完就辍学在家。他们不知道毒品有什么危害,以为和抽烟一样,沾染后才发现难以戒掉。”谢上强说。

村干部意识到,丹村要彻底改变面貌,除了联合警方铁腕打击涉毒犯罪,还要注入文化的力量。

“文化兴村”的口号,开始在丹村叫响。

在乡贤们的支持下,丹村教育基金会于年成立,每年对考上大学的本村学生给予奖励,对丹村小学的优秀师生给予奖励,对贫困家庭的子女给予教育资助。据统计,该基金会成立10余年来,已筹措资金约万元,奖励和资助学生多人次。

从年起,丹村每年还举办文化艺术节,为村民搭建才艺展示和文化交流的平台;村民王建光联合乡贤,耗时3年编撰了《丹村志》,修订了部分人家的族谱、家训,希望通过家规、族规和村规,实现村民自发逐级管理;村民郭义忠自筹3万元,出版村级民间文化刊物《龙沐湾》……

与文化助力同步进行的,是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丹村村干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金钱树、哈密瓜等种植业,让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原先不足元涨至去年的近2万元。

吸毒现象,慢慢在丹村绝迹。

如今,走进丹村,一排排独栋小楼映入眼帘,村路纵横交错,6公里长的绿化带春意盎然。

年逾七旬的石献奇说,如今即使夜里敞开门,他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03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山间的雨下个不停。

田野、树林、路面、房屋,都被冲刷得亮亮堂堂,连同村前的桥。

桥面架设在奔流的河水之上,这座桥,是出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南春新村的必经之道。

4年前,这里原本叫南春经济场。这座桥,原本是一座比河面稍高的漫水桥。

“那时候遇到下雨天,尤其是刮台风,水位上涨的高度比人还高。”村民陈龙比画着高度说。

“村里的人没法出去,外面的人也没法进来。大家把能吃的都吃了,有几户甚至把家里的鸡都吃光了。”最久的一次,陈龙被困过一个星期。

陈龙说,现在旧桥被拆除,新桥高了、宽了、气派了,是因为桥旁边那块“雅布伦·享水谷共享农庄”的牌子“立”住了。

在他看来,村民过上好日子的“秘密”,就藏在这块牌子里。

溪水潺潺,山泉叮咚。走进南春新村,一排排独栋式房屋错落有致,这就是南春新村的别墅型安置房。

“在家门口就能上下班,舒服!”如今,负责共享农庄外勤工作的陈龙,每月有工资,土地有分红,搬进小洋楼,日子美滋滋。

但起初,他和其他村民一样,面对共享农庄这一未知的发展模式,心里也在打鼓。

这能成功吗?有钱赚吗?年,在共享农庄项目谋划初期,大家纷纷发出了这样的质疑。

“害怕企业又是做个样子,最后又变成搞房地产,不干实事。”陈龙说,当时村里几乎没有支持的人。

享水谷共享农庄项目一期,位于南春经济场范围内。那时的南春经济场,是一个生态良好,但经济较落后的地方。经济场30户村民散居在山岭间,许多房屋老旧简陋,产业也收益甚微。

“橡胶行情不好,槟榔得了黄叶病,长势也不行。”虽然有顾虑,但陈龙心里明白,大家其实盼着真有产业能进来,腰包能鼓起来。

这条曲折的共富之路,在年迎来了转机:政府投入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切实改善了村居环境,为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公路加宽了,新桥有了护栏,这次是真的了!”看到了诚意的村民们逐渐松了口,陈龙也转变了想法,成了该项目与村民沟通的“桥梁”。

原来的土地可以入股,村民能够获得免费“别墅”,分红的钱除了保底,还有浮动。不仅如此,在共享农庄上班还有工资……村民们真切地看到了“共建、共享、共富”的模样。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享水谷共享农庄总经理肖勇这样总结。

作为海南首个“扶贫济困型”共享农庄,保亭雅布伦·享水谷共享农庄开创性采取“共建、共享、共富”的开发运营模式,将共享农庄建设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相结合,为实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

年6月,原南春经济场30户村民搬进了南春新村安置区。安置区摇身一变成为现代化的新农村社区。

“大家的瓦房都能一比一换成全新的小洋楼。”陈龙家原来是40平方米的平房,他按照最低标准,拎包入住了60平方米的新房。

陈龙算了一笔账,自己在共享农庄务工,1年能收入2万元左右,还有4亩土地入股共享农庄,每年有元的保底分红。

新房庭院里的草皮上,是陈龙和妻子种下的桃金娘、菊花、茶花等植物。

“我们也要有生活情趣。”陈龙说。

南春新村还建起了全新的文化广场和篮球场,给水排水、园林绿化、净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等配套齐全。

而易地搬迁不仅是帮群众建新房、安新家,还要实现就业稳定、生活稳定。

目前,共享农庄已进入运营阶段,农庄里户外运动、农事体验、生态旅游、田园康养等项目正在陆续完善,全部建成后将为村民提供多个长期就业岗位。

“90后”黄嘉洁就是南春新村的返乡青年之一。毕业后她在外做了5年游轮乘务工作。听说家乡换了个模样,她给所在企业递交了辞呈。

黄嘉洁的干劲很足,如今当上了共享农庄经理助理。她说,虽然回到了大山里,但是晋升空间更大,职业规划也更清晰了。

最重要的是,在家门口上班的幸福感不言而喻。

“原来大家住得分散,现在都住一块,经常能聚在一起跳广场舞或者打篮球,关系更亲近了。”黄嘉洁说。

陈龙家门口,挂着一副有些泛黄的对联。这是他在搬进新房的当天亲手写下的。他想给新生活一个仪式感。

上联是:望梅山山海润色;下联是:观享水水木添春。

横批是:投桃报李。

原标题:

在醉人的黎歌里,在洋溢着笑脸的共享农庄中,在浓郁的乡土文化中,感受海南乡村振兴——共富基因

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陈成智刘婧姝王迎春李艳玫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总监:袁锋

内容审核:林叶

责任编辑:周钰唐咪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