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12月16日讯(通讯员张媛肖斌)河水清澈、碧波荡漾,河面看不到漂浮垃圾和异物,河道整洁干净……这是天元区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工作带来的显著变化。
近年来,天元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从“高强度”向“高质量”迈进。在-连续两年河长制先进县区的基础上,今年河长制工作继续发力,投入民生资金1.73亿元,着眼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打出有力有为组合拳,统筹推进防洪安全、黑臭水体、美丽乡村等20余项重点工作,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机制,切实维护了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独创工作方法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虽然天气很冷,但一大早,三门镇月福村的河长张银燕还是带上巡河表格开始了这一天的巡河工作。“苍霞港月福段全长米,涉及4个组,有3个点位要着重查看一下……”对于自己管辖河道的基本情况,张银燕早已熟记于心,说起来滔滔不绝。
张银燕是一名村级河长。她给自己立下规矩:每周至少巡河一次,要整合更多资源,让苍霞港月福段的水更加清澈。“河面有没有漂浮物?河岸有无垃圾?保洁公司是否定期清理河面垃圾?这些问题的搜集和日常监管,都是河长的职责范围,我为自己的河长身份感到荣幸。”张银燕说。
全面推行河长制,天元区党政同责、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民间参与、全面覆盖的河湖管护责任网日益密实,构建了首长负责、条块结合“一办三长两员”(河长办、官方河长、民间河长、河道警长、巡河员、护河员)的履职格局,共设置河长76名,基本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制定《天元区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了“区、镇、村”三级河长巡河体制,独创巡河履职“一看水、二查牌、三巡河、四访民、五落实”的五步法,按照《天元区河长履职工作手册》展开工作。
责任划分,巡河指导。三年来,天元区“区、镇、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余次,发现问题余项,发出河长令或督办函59次,落实整改率高达%,绘就了“河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工作实效
年4月20日晚,天元区河长办联合公安、检察、海事和三门镇连夜开展“河砂乱采乱挖专项整治”行动。为保证行动顺利进行,天元区成立了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周密部署,派专人蹲点执勤、调查取证,于20日晚至次日凌晨开展突击行动,15个小时不眠不休,取得了行动的胜利。
非法采砂整治行动充分印证了一句俗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全面推行河长制,是统筹治水职责,整合部门零散资金,各部门凝聚力量、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确保河长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河湖的保护和治理涉及水利、生态环境、海事、自然资源、住建、农业、林业等30多个部门。天元区应对复杂的水问题,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部门联动,强化统筹协调,努力护好“盆”里的水,管好盛水的“盆”。
天元区河长办作为统筹协调的关键部门,还建立了信息报送、会议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