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陈爷爷,我又来看你啦。”走过何圩村的乡间小路,水牛正在岸边休憩,在距离陈道标家还有50米不到的地方,王长凯就热情熟络地打起了招呼。15日,记者跟随响水县张集中心社区纪检干事、华余村党总支副书记、华余村团支部书记王长凯,走入农家。
在帮助农户更好生活的过程中,陈道标全家对王长凯的感情如同亲人一般。8年前,老陈患膀胱癌,治疗花光了家中积蓄,一家7口陷入困境,年,王长凯来到张集中心社区扶贫办工作,了解情况后,主动为他申请国家扶贫贷款两万元,从此,陈道标全家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养牛、养猪、养鸡,还种了20亩地,日子也慢慢滋润起来。
“小王每月都会来我家,帮我做些农活。”眼前70岁的老陈精神矍铄,脸上笑意不减。通往他家的路面泥泞坑洼,王长凯每次都把车停在村口,步行过去,风雨无阻。
“我孙子能顺利上学,多亏了小王的帮助。”陈道标告诉记者,他的孙子陈国旺因办理学费补助与王长凯相识,当时需要建档立卡系统里的截图和县扶贫办的盖章,陈道标夫妻俩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王长凯便主动承担办理学费补助的一切事务,而他跟陈国旺也因年纪相仿成了朋友。
“这个选择,我从未后悔。”王长凯今年25岁,这个来自泰州兴化的小伙子,青春洋溢的脸上透露出坚定的神情。毕业于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他,在考取省名校优生特岗定选计划脱贫攻坚类选调生的同时,收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在校时,校领导就经常鼓励我扎根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人生梦想。”记者了解到,王长凯在大学里连续两年前往西部支教,大学的支教经历奠定了他来基层工作的初心和决心,他认为,基层工作正是需要和大学支教一样的情怀和力量。于是,王长凯毅然将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藏入抽屉,来到响水县张集中心社区参加工作,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
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那时,办理扶贫贷款、学费补助等工作,让我每天都与数据和表格打交道。”在此期间,王长凯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文件和政策精神,积极宣传扶贫政策,详细了解每一个低收入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日积月累,他将全区户低收入户的脱贫原因、脱贫方式、脱贫时间都熟记于心。
万事开头难,王长凯初来乍到,方言挑战便是一道大关,不过,办法总是想出来的。“那时,同事们都是我的翻译。”王长凯透露道,每次与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的老百姓打交道时,都会找同事陪同,下村走访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久而久之,王长凯适应了周边语言环境,不仅能与村民们交流自如,还获得了他们的信任。
“说起小王,村里人人夸,就连80岁的老人都能和他谈笑风生。”村党总支书记袁以华对王长凯赞不绝口。疫情防控,王长凯始终冲在一线,整整4个月没回家乡,社区里凡是从外地高风险区回乡的人员,他都主动负责接送;逢年过节,他会自掏腰包,慰问村里五保户;虽然来的时间不长,却对村里情况了如指掌......在袁以华眼中,王长凯虽然是最年轻的,但工作能力却不输任何一个村干部。
同年,王长凯在袁以华的带领下,帮助华余村10位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家庭中有劳动力的人员,找到事儿干,提高其家庭年收入,确保华余村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全部脱贫,并利用村集体光伏发电站的空地种植油牡丹,带动当地20多名低收入户实现了就近务工,每年给村集体增加积累超过40万元。
王长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