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法院注重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着力解决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以高效、公正、优质、便民的司法服务护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用法治为城市增添魅力。
找准定位“送”服务
司法如何服务企业发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是摆在法院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为了解企业所需,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滨海法院深入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巡回审判等活动百余场,听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司法需求,了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并现场予以解答,提出风险防控建议。
定期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共邀请18个企业、70余名职工旁听涉企案件,在以案释法的同时,邀请员工代表对庭审进行评价,并听取意见建议。
开门纳谏,强化服务。滨海法院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定期召开服务优化营商新闻发布会,共邀请9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企业家代表座谈,听取他们对法院如何更好发挥审判执行职能,打造更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打造发展“软”环境必须要下“硬”功夫。滨海法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由院党组成员带队,与资深法官一起深入到各重点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走访,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宣讲,印发《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60条》逾两千册,帮助企业做好法律风险防范。
滨海法院还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与县工商联联合开展调解工作,构建起“法院+工商联”一站式多元解纷新格局,为民营企业高效解纷,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靶向发力“暖”温度
疫情背景下,企业发展受阻,滨海法院干警扛起责任担当,在依法服务保障的道路上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全力为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在一起涉企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某置业公司将厂房及办公楼租赁给被告某木业公司使用,但被告在使用期间拖欠租金。原告为维护其合法权益,遂将该木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并要求其支付合同履行期间的租金。
为更好更快地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承办法官决定从调解入手,通过电话、背对背调解、组织双方当事人当面调解等方式,不厌其烦地进行劝导,最终促成达成调解协议。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既保护了原告公司的合法利益,又解除了被告公司的诉讼危机,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肯定。
这起案件的顺利调解只是一个缩影。为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滨海法院落实涉企商事案件审执提速专项行动,在审理合同纠纷、企业债务、劳资纠纷等一系列涉企案件时,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等调解方式,既能化解涉企纠纷,减轻双方当事人诉累,又能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涸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近年来,滨海法院坚持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灵活变通、因案施策,审慎适用各类强制执行措施,尽最大可能维持企业的“造血”功能,使土地、财产等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切实激活市场活力。
对于实在难以维系运转的公司企业,滨海法院执行局局长贾广斌表示:“强力执行与温情执法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对全部履行确有困难的企业,我们会采取先部分履行、扭转危机后再全部履行的方式,在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也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时间。”
某服装外贸公司因疫情原因,不仅订单骤降,而且积压的货物被连续取消,导致入不敷出,拖欠40多名员工工资,经劳动仲裁后转入滨海法院执行局。进入执行程序后,滨海法院积极协调,通过司法拍卖卖掉积压货物,在保留周转资金后,将剩余部分全部用于偿还员工工资。
“放水养鱼”不仅促成了案结事了,也推动了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不破不立“助”升级
近年来,滨海法院在破产案件审理效率提升上狠下功夫,不断强化联动配合、简案速裁、繁案提速。年累计裁定受理破产案件30件、审结26件,结案率位居盐城全市法院前列。
滨海法院推动破产立案后迅速驶入“快车道”,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盐城市首家“破产管理人窗口”,推动破产事务“诉服”化;指定专门人员,向破产管理人提供涉诉涉执查询、委托评估鉴定、衍生诉讼立案等“一站式”服务。年以来累计为60余名破产案件当事人便捷提供破产事务咨询、债权申报等服务。
在滨海县沿海工业园规范整治工作中,部分化工企业未能达到复产标准,面临关闭清退,但由于差欠多方债务,债务人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中,经多方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后经申请人申请破产审查,在完成破产清算后,滨海法院决定对涉案厂房进行拍卖处置。考虑到化工企业的行业特殊性,滨海法院迅速成立工作专班,配合拆除化工设备,随后腾空场地,对涉案厂房进行拍卖,盘活了24.67余公顷土地。
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企业如果不能够适应市场需要、跟不上产业政策发展,很可能会成为挤占有限城市发展空间的“僵尸企业”。滨海法院助力完成闲置资产和落后产能的“腾笼换鸟”,不仅成功实现了申请执行人的债权,更重要的是引入新产能为滨海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滨海某木业公司原本为招商引资企业,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加上自身经营不善,终致停产歇业。该企业经营期间发生各类纠纷,涉及的执行标的逾万元。
在了解到台资上市公司台湾嘉钢集团有意投资后,滨海法院主动与招商部门沟通,打消台湾投资方的顾虑,同时说服最大债权人解除对该企业财产的相关保全,最终促成台湾嘉钢集团以万元成功接收该企业,并注册成立嘉钢精密工业(盐城)有限公司,并迅速投产达效,成功实现“腾笼换鸟”。
滨海法院还进一步深化破产审理府院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机制,联合出台“清退小化工、保障大项目”、协作推进“三项清理”实施意见等文件,在某苏、某泰等四家化工企业破产案件中,安排“驻厂员”保障安全,并垫资多万元处理企业污染,迅速化解核心矛盾,极大提升企业出清便利度。
原标题:《法治赋能护航发展——江苏省滨海县法院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