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二十多分,兑换了菜籽油,挺划算的,以后还要多帮助人。”日前,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运河镇村民老赵在“湾港村供销e站”的“文明家庭”积分兑换处,用做好事积分兑换了物品。这是运河镇弘扬文明新风,加强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运河镇不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文化惠民长效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极大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提升了基层文化建设的“造血”功能,激活了乡村治理“精气神”。
夯实文化阵地建设,乡村治理“强底气”。以全面夯实文化惠民基础为抓手,坚持把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持续完善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阵地管理使用的规范化水平,构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群众参与的农村基层治理共同体。全镇先后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统筹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农家书屋”等基础阵地资源,夯实了“道德讲堂”“法治讲堂”、文化走廊、文化墙、法治长廊等学习教育阵地和宣传宣讲阵地,形成了点多面广、集约高效、功能完备、开放共享、全面覆盖的阵地建设格局,为打造“美丽运河、平安运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多彩文化活动,乡村治理“聚人气”。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在宣传引导、管理服务、活动组织、资源整合等方面主动对接群众需求,创新谋划、精心组织各类文娱活动,结合“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4·23世界读书日”等节庆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全民阅读等特色文化活动,在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创作力和凝聚力的同时,为群众搭建相互沟通、增进了解、联络感情的平台,进一步拉近邻里距离,营造“邻里相亲”的良好氛围。
德治滋养文明乡风,乡村治理“接地气”。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乡风文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家书屋等文化教育阵地,结合重点工作,党员干部纷纷化身宣讲员,通过红色课堂、大喇叭宣讲、宣讲小分队等方式,深入农家村落、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将党的政策、优秀传统文化等传播到千家万户,加快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大力开展“文明示范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巧用文化墙、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