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解忧为田“解渴”
——响水乡抗旱工作侧记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锦
“多亏了乡政府和村委会给我们送来了‘救命水’,没有你们的帮助,这几十亩禾就糟蹋了……”8月23日,看着长势喜人的水稻,和前段时间稻田缺水干裂、禾苗枯萎的情况相比,湘潭经开区响水乡狮山村一位村民难掩激动的心情,他握着村书记欧阳开生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进入8月,湘潭市“高烧”不退,旱情日益严重。不等不靠,响水乡政府立即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全乡31个党支部靠前指挥调度,带领广大群众迅速行动,启动全乡抗旱机埠17台,清理沟渠约米,铺设临时水源管道约1万米,惠及16个村,以扎实的举措为民解忧、为田“解渴”。
吹响村级“冲锋号”
一个党员一颗钉,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响水乡17个村支部迅速成立抗旱突击队,明确工作任务,打好每场救灾攻坚战。
狮山村作为响水乡种植大村之一,全村常住人口余人,种植面积余亩,由于历史因素和地理位置影响,韶灌调水无法直接供村民使用,村上几十口水塘也接近干涸,目前正是农田增产见收的关键节点,面对旱情,农民心中焦急万分。
为取水保田,村支部书记欧阳开生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抗旱自救,架设近米电线穿过农田,将徘徊在村口外的韶灌水引入到村中水塘,再利用村中5个分水埠,将水分到17个村民小组。为修复村上一台上世纪80年代的机埠,52岁的欧阳开生带队,顶着烈日围“水”找“点”,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历时4天,终于在地下4米处找到了机埠漏水处。对此,欧阳开生说:“只要每家每户都能用上水,再累再苦也值得!”
无独有偶,毛家村也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大村,种植面积超过1亩。水源紧张,毛家村村支书邹立文与村民达成一致,采取“先保下游,稳住中游,力争上游”的自救原则,确保轮灌各村民水田时不发生无序抢水,村干部一马当先,村民、志愿者积极投工投劳,汇聚成强大的抗旱合力。同时,村上积极与乡政府、园区企业、消防等部门对接,一车又一车的消防水送进了农田,截至目前,毛家村没有一亩水稻因缺水而枯死。
当好村民“主心骨”
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连日来,响水乡多次召开抗旱专题会议,加强对抗旱救灾行动的统一组织协调,全体干部职工下沉抗旱一线,督促指导各村充分利用当地河流、水坝和山塘供水,各村自行组织数十台潜水泵和一批村级应急抽水机,临时寻找水源及时自救,确保不漏一亩田,不弃一株苗。
水源有限,为有序调配水源,响水乡严格落实乡、村、组三级联动抗旱工作机制,成立突击队、服务队、巡逻队,每村安排看水员深入一线核查灾情,对饮水困难的村组启动应急预案,优先取水用水,错开农田集中用水高峰期,有序引水、科学调水、节约用水。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及时清理、修复抗旱渠道和设备,保障输水畅通,减少沿途水量漏损,确保渠道沿线农田灌溉正常用水。
筹资金、寻水源、购设备,响水乡人大代表小组的党员干部带头筹集资金5.5万元,为全乡17个村送去了抗旱水泵;湘江村党支部以最快速度安装通水水管米……一股股生命之水,犹如暖流奔向百姓心田。
响水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动重点河段清杂扫障及重点山塘加固工作,补充抽水机、水泵、管道等抗旱物资,有备无患,切实做到“能保一株保一株,能浇一分是一分,能救一亩救一亩”,旱情一天不解除就一天不“收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