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气候区域
一、气温
黄河故道入海口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于暖温带南缘。按照不同季节的干燥程度和湿润指数计算,属于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6℃,最高年份14.6℃,最低年份12.7℃,极端最低气温~17℃(年),极端最高气温年达38.7℃。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3~5月份,冷空气频繁,气温不稳定,年际极差达3.5℃。夏季6~8月份,年际间最大极差达4.6℃。秋季9~11月份,天气开始转凉,10月气温下降快慢不一。冬季12~2月份,1月气温最低、月均3℃;年度极端低气温~11℃以下出现概率为46%。
1、寒潮
年至年的15年中,侵袭区域内寒潮37次,伴有雨雪19次,占51%,干冷的18次,占49%;伴有大风19次,占51%。年至年15年中。早霜冻47次,晚霜冻次,最多年共出现15次。
年2月8日,寒潮过境,气温下降到零下6.5度,普遍降雪,厚度达11厘米。
年2月15日,极端气温下降到零下11.3度,普降大雪,厚度达17厘米,接着出现大冻,冻土深度达16厘米。
年2月13日,突遭寒潮袭击,出现7天雨雪,还出现雾淞,最大厚度达34毫米,造成越冬作物受害,电话、广播、供电线路中断。
年3月19日出现寒潮,24小时降温幅度16.5度,带来了严重霜冻。
年3月30日31日的一次寒潮,出现阵风为24/秒的东北大风,并持续24小时之久。
年2月4日,寒潮来时,气温下降到零下11.4度,并伴有大雪。
年3月日的寒潮对三麦的幼穗产生影响。小麦80%的田块心叶伸长后出现片段白化现象;大麦穗顶部麦芒转淡白色,顶部小花失水收缩。
年4月13日14日的较强冷空气,最低气温3度,小麦叶龄余数0.9张左右,幼穗顶部芒变色,小花明显失水。抽穗后考察,麦穗顶端小穗有效结实粒数一粒的占79%、二粒的占21%,穗形顶部变尖,成毛笔头状。
年9月7日的干冷天气,最低气温17℃,对处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水稻,在田间无水层情况下,结实率产生严重影响;9月27日最低气温13.9℃,对晚茬晚播的直播稻再次产生影响,从而对个别品种和田块产生翘穗头现象。
2、水稻生育中后期旬平均气温
3、近域相关历史现象
唐代后期至五代海冰现象
公元~年黄淮海平原寒冷事件
14~20世纪黄淮海平原每百年极端冷暖年数
二、霜期
响水县境内初霜时间11月初,最早10月中旬,最迟11月上旬末,迟早相差30天左右。终霜期4月上旬,最早3月下旬初,最迟4月中旬。全年霜日集中在冬季,占年霜日总数的79%;3月份霜日约占全年的11%。平均全年无霜日天。无霜日区域间有差异,沿海岸线一带明显偏长,比其它地区约长3~5天,南北差异相差两天左右。
三、日照
黄河故道入海口区域内年平均日照.7小时,最多和最少年份日照相差.9小时。全年日照分布8月最多、月平均日照.1小时,2月日照最少、月平均日照.1小时;7月是雨水最多月份,日照相应也少。日照时数的季节性特征:春季小时左右,夏季小时左右,秋季小时左右,冬季小时左右。
四、降雨
1、年平均降水量。响水县水利局资料,响水口、小尖、南河、七套、陈港、滨海闸6站点资料:“年至年的测量结果,平均降雨量为.7毫米,其中响水口站点最高达毫米,滨海闸站点最少、年均毫米。55年中,有4年总降水量少于毫米、5年少于毫米、5年少于毫米、10年少于毫米、10年少于毫米、31年大于毫米。年降水总量大于毫米达46年,占83.6%,其中年降水总量在至毫米的24年,占43.6%。年际差异较大,且降水量年度间丰、枯交替,旱涝不均”。响水县气象局至年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3毫米。
~年水稻抽穗结实期降水
2、梅雨。每年初夏,受大范围冷暖空气交织于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日本一带,产生连绵阴雨天气,此时正是长江一带梅子成熟时期,又有“黄梅雨”说法,同时由于空气潮湿,东西易发霉,也称“霉雨季节”。区域内常年入梅时间6月23日左右,民间有“夏季水门开”之说;区域内年际间的入梅和出梅时间差异近30天,入梅时间最早为6月上旬初,最迟7月上旬初,有的年份还出现空梅。
3、暴雨
年7月大雨,禾苗尽沉没水中。
年8月降雨毫米,24日一天降雨量毫米,禾苗受淹多亩,颗粒无收的亩。倒塌房屋间,伤35人死3人,外出逃荒的0户。
年7月,大雨连绵,淹掉禾苗33万多亩,倒塌房屋间,死1人,伤14人。
年8月27日~28日,降大暴雨多毫米,中山河西张集、黄圩、六套等七个公社有12万亩农田沉浸水中,倒塌房屋户间,砸死1人,伤16人,砸死猪头。
年8月,连降三天大暴雨,张集、黄圩、六套等10公社农田受涝面积达16.8万亩。
年,特大水灾,全年降雨.6毫米,7月29日大暴雨,康庄等公社三个小时降雨量达毫米,水深一尺的农田有16万亩。打雷触电死9人,砸成重伤的6人。
年8月10日至20日,先后三次大暴雨,降雨量达.5毫米,南河公社有6亩农田漫水,其中水深1尺的有2.2万亩,六套公社有2.3万亩农田沉在水中,洼地水深5尺,七套河堆决口,有0多亩水漫玉米拐,倒塌房屋间,冲毁桥梁10座。
年全年降水.5毫米,6月份连续降雨毫米,造成麦子烂根、麦穗发芽,减产万斤,全年减产万斤。
年6月17日,区域内持续3小时、8~10级大风袭击,5个公社受灾严重;7月19日至8月4日,10多天连续大暴雨达.9毫米,亩农田受淹。康庄大队0亩作物因中山河水倒灌,沉浸水中8天、颗粒无收。全县粮食减产3万斤,棉花减产22万斤。
年7月15日12时至16日上午10时,受暴风雨袭击,平均降雨多毫米,最多地达毫米。暴雨伴有9级大风。5人被雷击,经抢救3人苏醒、2人死亡。全县13.65万亩玉米倒伏9.7万亩;8.8万亩棉花,倒伏5.26万亩,被刮断成材树木24.3万株。倒塌猪圈间,砸死生猪头,砸死鸡鸭1多只。漫掉鱼塘亩,倒塌房屋间。根电线杆被刮断,座涵洞、34座桥梁损坏,损坏砖坯万块。
年“烂麦场”:造成三麦在田间、场头霉烂损失30%。
至年间共44次,其中暴雨35次、大暴雨8次、特大暴雨1次,平均每年2.9次;7月是1年中雨水最多月份,也是暴雨最多月份。
年8月30日凌晨02时,响水县普降特大暴雨,30日凌晨小尖、七套、南河、大有等乡镇还遭受龙卷风袭击。8月30日凌晨2时至8月31日早上6时,响水水文站雨量.8毫米,气象局雨量为.1毫米,双港乡毫米,海安集乡.5毫米,陈家港毫米,南河镇毫米,老舍乡毫米,小尖镇.4毫米,周集乡毫米,张集乡毫米,黄圩乡毫米,运河乡毫米,六套乡.5毫米,七套乡毫米,大有镇毫米,平建乡.2毫米,滨海闸毫米。8月21日~31日共降水mm。8月1日~31日共降水mm。
年,连续多雨,粮食作物全年播种面积46公顷,单、总产较上年减18.32和18.37%。果园受灾面积亩,计58万株,果品损失吨。折断和倒伏树木32万株;新育的亩苗木受灾损失率达40%。
年,从5月1日至6月1日32天9次降水,5月上旬雨日三天,其中5月5日的一次降水又伴有大风,造成局部作物倒伏;5月16日的一次降水伴有大风,增加了倒伏;5月26日气温达到33.4℃,并有4级以上的西南风;5月下旬的降雨量达55.7毫米,造成麦子根系活力下降,光合时间不足,生育期较常年提早7天。
4、冰雹。
清光绪23年(年)5月17日,响水、小尖、六套一线,降下鸡蛋大、碗口大的冰雹,有的房屋被砸通,树皮被砸光,大部分农作物被砸光。
清光绪24年(年)6月22日,运河、黄圩一带,降冰雹,小的拳头大,大的有几斤重,禾苗砸掉了很多。
年6月5日,运河等地下冰雹,地面积聚一尺多深,最大有碗口大,农作物损失很大。
年6月3日,六套等地,一场冰雹,地面积聚2寸多深,大如鸡蛋大,小如白果,个别的碗口大,最大的2.5公斤。玉米、山芋被磺光,棉花等作物损失80%以上。
年5月9日,南河、康庄下冰雹半小时,一般有鸡蛋黄大,大的鹅蛋大。多个生产队山芋秧苗、瓜菜被砸光,麦子砸得像磙子压一样,砸死1人,砸伤11人,砸坏房间。
年6月5日下午4时,张集、黄圩、运河、六套等地下冰雹一个多小时,积冰雹5寸多深,冰块小的蚕豆大,大的鸡蛋大。冰雹中心50%农作物被砸光。砸伤56人,砸伤耕牛32头,砸死猪羊头,砸坏房屋间。
年5月15日,在康庄、七套一线,降冰雹约10分钟,小如白果,大如鸡蛋,个别的有半斤重,农作物受灾面积7亩。砸坏房屋间。
年5月28日18时,全县普降冰雹20多分钟,个别村达30多分钟,一般积冰1寸,多深,严重的达5寸多深,伴有暴风雨,三麦损失万斤,菜籽损失万斤,春播作物受灾23亩,刮断树木1.14万棵。
年5月6日下午6时许,陈家港、大有、南河、七套的部分村(居)下了冰雹,大的有鸡蛋黄大,小的也有黄豆粒大,最长时间半个多小时,短的10多分钟,造成全县3.4万亩棉花受灾,其中0.45万亩绝收改种或重种。
~年冰雹发生规律。响水县气象局孔祥茂于年12月《响水县冰雹调查分析》一文。年际间。从~年,共出现雹日55天(次),平均每年3.1天,最多的年7天,最少年1天。降雹所涉范围大的涉及整个乡镇,小的只涉1、2个村。有的造成毁灭性灾害,有的却损失较微。从年至年,全县降雹范围较大、灾情较重有12次,占总次数的22%,并有3~4年的周期性变化。四季间。4~6月、9~10月是多发季节,7~8月是少雹季节,11~3月是无雹季节。最早出现在4月4日(年),最晚出现在10月24日(年),4月下旬至6月下旬是冰雹最最集中的时期,出现45次,占总次数的82%,在12次大、重雹灾中有11次出现在这个时期。进入雨季以后,冰雹显著减少,7月至9月上旬,本县受单一暖温空气控制,除出现局地性小冰雹外基本无冰雹。从9月中旬后开始,冰雹又相应增多,至10月下旬,是响水的第二个冰雹多发期;11月至3月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一日内。下午至傍晚降雹最多,夜间最少,上午没有出现过。从降雹时间分段看,12~14点钟占5%,14~20点占75%,20~24点占11%,0~8时的时间占9%,下午至傍晚是降雹的关键时期。路径。大体可分为“北路”、“西北路”、“西南路”三条路径。“北路、西北路”都是从灌云、灌南县方向过沂河灌河而入区域内;“北路”影响陈港、海安集、南河、康庄、七套一带;“西北路”影响响南、双港、周集、小尖、张集、运河、六套一带;“西南路”从阜宁、涟水进入区域内,主要影响黄圩、周集、张集、小尖、七套、运河、康庄、南河的南半部。三路中,出现最多西北路,占总次数58%。
发生区域:
冰雹的成因是气候、气流、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地表植被差异影响温度变化和下垫面气流运动,温度高、地表植被差、对流运动增强,易形成冰雹。
5、地表径流。区域内的自然雨水经地面扣损和蒸发后汇入河网的水流形成径流。区域内年降水量年际间差异较大,80%年份降水量大于毫米,大部分渗入地表土壤,少部分流失。
不同年型径流量
五、蒸发量
年均蒸发量.1mm,最大年蒸发量.2mm(响水口站年),最小年蒸发量.2mm(响水口站年)。7月蒸发量最大,7月最高年为.6mm(年),最小月蒸发量是1月、1月最少年为17.6mm()。汛期(5、9月)蒸发量平均为.7mm,约占全年蒸发量的58.5%。
旱灾。①清乾隆十六年(年)秋冬无雨,至次年10月继续干旱,飞蝗满天,年岁荒歉。②清乾隆五十年(年)大旱。次年春荒,重灾区人相食,夏又大疫,死人甚多。③年12月至年3月,多天无雨,大河见底,小河干涸,有31万亩三麦枯黄萎缩,部分麦田又反碱死苗,旱情十分严重。④年4月20~6月25日,67天无雨,秋季亦严重干旱,25万多亩三麦大部抗旱播种。⑤年10月8日至次年2月3日,连旱天,全县25万多亩三麦绝大部分抗旱播种。⑥年3月中旬至6月下旬,连续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4月份降雨只有6.5毫米,比常年少59.7毫米,平均气温15.2C,较常年高2度,蒸发量较常年多11.3毫米。在5~10公分耕作层内的土壤湿度只有8%。河水干涸,玉米棉花出苗不齐。⑦年秋播期间的秋旱,正是三麦早中晚茬播种期内,9月下旬末~10月25日无一次降水,产生持续性秋旱,造成播种期内墒情严重不足,大面积靠抗旱出苗,油泥土地区有的户,播前人工造墒出苗占87.5%,靠第二次人工抗旱和10月26日降雨出苗的达12.5%。早茬麦普遍出苗不齐不均。油泥土出苗后受旱情胁迫出叶速度减慢0.45张;有70%的旱茬虽然抗旱出了苗,但是由于土壤水份不足造成低位分蘖受控,叶蘖不能同伸。
六、季风
区域内春季多西南风,夏季多东南风,中秋以后至初春多西北风。大风出现的季节春季最多,约占年大风的36%,其中4月份出现大风占全年的15%;夏冬两季次之,占22%和23%;秋季最少,占年18%。最大风力达12级(年6月8日)。
台风:从年至年间,有25次台风影响区域,平均每年1.1次,其中有8年没有发生台风,年1年间出现过3次台风。从时间上看,最早出现在7月中旬,最迟出现10月上旬初,每年7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台风影响季节,又以8~9月最多,占72%。
龙卷风:龙卷风在区域内有偶发性,影响范围虽少,但风力极大,具有极大破坏性。龙卷风发生在夏天闷热天气,时间在下午到上半夜,常与雷阵雨一起出现,维持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1~2小时,影响宽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行程几千米至几十千米。
风灾:①年6月13日,五汛、八滩、八巨、响水4区受暴风、冰雹、袭击砸伤18人,刮倒房屋间,刮坏4间,砸死牲畜6头,刮坏风车、朱水车部。农作物爱损27亩。同年8月1~3日,强台风过境,风力11级,刮倒房屋间,刮坏间砸伤17人。②年5月3日12时,8级以上大风持续9个小时,温度由18度下降到1~2度,全县三麦、油菜、玉米受害22万亩。③年7月21日下午,龙卷风袭击陈港、南河、双港等5个公社,南河薛荡大队户,有户房屋被刮倒,全县计刮倒房屋间,砸死6人,伤25人,砸死耕畜头。④年8月13日下午4时至5时30分,龙卷风开始于南河大队,经大东、头甲进入四港、六港村势力加强,至王商村风势减弱,最后从大湾大队过灌河出境,其宽度~米,历时1小时半,行程30公里,造成1人死亡,10人重伤,6人轻伤,倒塌、损坏房屋1多间。⑤5年7月31日至8月3日,台风并拌有连续3天降水,8月上旬的降水量达.5毫米,其中7月30至8月8日连续降水量达.2毫米,8月2日最大降水量达99.5毫米,产生严重渍害;高温和多日不间断的暴雨冲刷,使小麦茬晚播玉米雌穗发育受阻、大麦茬早播玉米雄蕊开花不受精。全县50%以上夏玉米折杆倒伏,大面积出现有杆无穗、有穗无粒现象,部分户及部分田块失收。全县四个乡镇(区)20户调查,平均亩产.33公斤,最低亩产只有25公斤。⑥年13号台风(韦帕)。9月20日早5时从响水县经过入海,降水量~mm,风力内地级,沿海级、阵风12级,造成3.5万亩棉花倒伏,0.8万亩棉花受到涝渍危害,棉铃脱落较重,10万亩水稻倒伏。
七、8年~年灾害性天气
8~年黄河故道入海口灾害性天气统计表
5、年度夏粮生产的灾害性天气
历史上,影响夏粮单产的灾害性天气:一是苗期的旱涝灾害与产量成一定的相关性。二是冬春冻害程度不同对产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三是抽穗至成熟期的病害和涝渍以及光照不足对产量影响极大。年夏粮整个生育过程中,主要灾害都未出现,虽然发生了五次,但通过栽培技术措施调节后形不成危害的有4次,只有4月13日一次的冻害对穗粒数产生影响。
/07年度气象因子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07年,小麦生长发育期内,发生了秋旱、暖冬、春季强寒潮和产量形成期阴雨。秋旱。年秋播期,9月下旬末至10月25日无一次降水,持续性秋旱。70%的旱茬受旱田块虽然抗旱出苗,但由于土壤水份不足造成低位分蘖叶位受控,叶蘖不能同伸。暖冬。暖冬麦苗冬发,利于晚茬晚播麦冬季生长,年的12月18日~年的2月20日,定点观测田块的资料,麦苗无明显的越冬期,晚茬麦冬发,使群体总苗提前并超标。暖冬使偏春性的品种生育进程加快,加重了早春的冻害程度。春冷。早春冷而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历史上农业谚语叫“三月雨濛濛,稀麦变密麦”,弥补了秋旱所致的低位分蘖成穗难和暖冬造成的小穗分化不足的影响,同时减轻了寒潮及3月中旬冻害危害程度。强寒潮。据响水县气象局资料,3月6日寒潮过境,7日早晨最低气温~5.5℃,较06年3月13日的~4℃低1.5℃,来势猛,而危害确不明显;幼穗剥查穗上部冻害较上一年度同期的轻,冻害症状不明显,原因是寒潮前土壤湿度在,寒潮后气温回升慢,利于麦苗恢复,减轻了冻害程度。抽穗前后干旱。日温差大、降水少、再次干旱、光照好,有利于避病。抽穗到成熟期多阴雨。5月1日至6月1日32天中,有9次降水,较年同期增加2倍。5月上旬雨日三天,其中5月5日的一次降水又伴有大风,造成局部倒伏,5月中旬两次降水,其中5月16日降水伴有大风,增加了倒伏;5月下旬到6月1日11天中,有4次降水,5月26日气温达33.4℃,并有4级以上的西南风;5月下旬降雨55.7毫米。造成根系活力下降,光合时间不足,粒重下降。
第二节海岸
一、海岸线
在黄海的海岸线上,原始的海岸线从海向岸依次分为潮下带→潮间带→潮上带三种区域类型带。
潮下带。是指潮水长期淹没在海水中的区域带,浅海.8万亩,有鱼虾类生物,没有稳定的自然生态植被。
潮间带。是海水涨潮至落潮之间的区域带,区域内潮间带13.5万亩。潮间带海水落潮后的地貌依次为板沙滩→浮泥沙滩→光滩;潮间带以底栖生物为主,20世纪70年代前本地区域潮间带有底栖生物37种,只有极少数的浮生植物。潮间带与潮上带之间是光坂滩,光坂滩没有植物,只有以蛏蟹类为主的动物群落;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煮海为盐兴起,潮间带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引进大米草在潮上带与潮间带之间种植,从而产生了新的植物群落。
潮上带。是光坂滩向陆区域带,区域潮上带41.55万亩,潮上带有各种植物,在大潮汛期有时海水涨到潮上带,在没有人类行为影响情况下,长期成为沼泽草滩和盐碱滩。在自然生态环境,潮上带植物分布与自然环境相匹配,植被随着土壤含盐量由重到轻分布着耐盐性不同的植物,形成盐蒿→茅草、小芦青→黄蒿、兰花草、獐毛草→抽筋菜→芦苇等植物群落,沟、河、港入海口的植物群落与一般的潮上带植物群落结构不一致。
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人类两次大规模在潮上带与潮间带交汇处筑堤拦海水建盐池,使自然况态下的潮上带生态群落环境发生了改变,随着盐场的扩展,原生态条件下的植被群落逐渐缩小。产盐需要筑堤建立大规模的养水滩,大量的沟、路、盐河、堤造成许多微地貌,在一些河堤顶及波面上,可见一些点片、多形、小群体、季节性的人工栽培农作物,改变了原生态植物自然分布规律。20世纪50年代初,人工筑建海堤堆后,原生态植被逐步改变,随着国营农场的建立,自然植被被大量人工开发而逐步减少至消失。20世纪60年代前后,黄海农场、灌东小农场内仍有盐蒿滩、黄蒿滩、茅草滩、扒根滩等大面积植被群落,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小农场的盐碱地也随着碱改水、旱改水被改造成农田。
二、海啸
1、乾隆十四年(年)中秋。大雨,河海水位高涨,田禾均被淹没。
2、光绪七年(1年)6月27日。绵雨、海啸,潮高丈余,淹死居民船户5余人。
3、民国28年(年)8月30日,(农历7月16日)。大雨三天,狂风大作,海啸猛涨,涨堤漫溢,水高一丈多,大水漫溢至安宁庄,四港、大有社一线,淹死居民盐工、渔户计10余人,攀树抱木者亦难幸免。当时盐阜区知名人士在发起向全省募捐启事一文中称“……屋庐遇浪而摧、人畜随波而逝,……昔之烟火万家,今悉荡为平地。野无青葱之色,田满斥卤之痕。”
4、年7月20日。大暴雨使50%农作物受灾减产,8月19日海潮骤起,仅略次于年海潮,海堤被冲刷不堪,响水地段潮河堆溃决四处,沿河农田沉浸水中。
三、贝壳沙堆
区域内海岸线从陈家港灌河口到头罾中山河口,长约43.14公里,海岸以泥沙质地型海岸为主,地表上覆盖着全新世海侵沉积物,即距今一万年以内堆积的物质,据C14测定,年代为距今±年。
1、区域内海岸的贝壳堤。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陈家港以东至头罾的新海堤外,海边的潮间带与潮上带下沿,发育有以贝壳为主、沙为次的贝壳沙堤,以三圩港至蒲港一带分布较多。这些贝壳沙堤,是在自然状态下,潮间带生活着的大量海洋生物遗体残骸和海滩上的砂粒,在海水波浪季节性运动作用下,逐渐将生物遗体残骸和砂粒冲击成堆,贝壳堤遗迹向海面是光板滩面,贝壳遗迹堤向陆面有稀少植物。20世纪80年代后,贝壳被大量开发利用而急剧下降,到年贝壳堤已消失,但海岸线形态的贝壳遗迹仍然有存在。而区域内陆地,只有小区域地区在开挖河道中部分河床发现有流沙层,没有发现因黄洪泛滥被埋藏在地下的贝壳砂堤存在。
2、海州湾的贝壳沙堆。苏北海岸北部是海州湾。现代发现,在海州湾的全新世堆积平原上,分布着多种绵延数十公里的砂堤,砂堤向南扩散、伸入苏北平原,其向北消失在海岸附近;在该段滨海平原上,分布着五道沙堤,其排列由陆向海依次称为西岗沙堤、中岗沙堤、东岗沙堤、外岗沙堤、新岗沙堤,这些砂堤是不同时期古海岸线的标志,揭示海岸线的变迁年代及演进特征,确定它们的分布和年代,粗略得出古代海岸线向现代海岸线的迁移过程。五道沙堤的沙处位C14年代测定,距今年代由老至新,留下了海岸线的变迁轨迹。
四、原始地貌
1、港湾沼泽地貌。一是灌河口与海洲圩沿线地貌。灌河堤南与海洲圩里一带,历史上有较多的港湾,以港、湾、河命名的地名就达20多处,最典型以地貌命名叫“草港”和“磨盘港”(王商村一组建国前的老名称叫磨盘港)。二是滩涂地貌。建国前,区域内的滩涂内有各种无规则的港、湾、圩、荡地貌及海边潮上带形成的沼泽草滩地等地貌,沿海滩涂由于自然的纳潮排水作用形成8条天然港汊,元宝港、蒲港、三圩港、新中港、八圩港等,这些自然的港湾由于海水纳潮动力及海水上涨距离的差异,产生各自的地貌特征。三是中山河入海口的地貌。中山河入海口(亦称废黄河、淮河入海故道)一带,受不同年度间的排泄水差异产生地貌特征。不同地貌对海潮纳入和排泄暴雨能力的差异形成各自的地貌特征,产生不同的土壤含盐量,影响植被群落生长强度与分布。
2、海岸地貌。灌河入海口有座小山,叫小开山,形成区域内海岸线一道特有的海岸风貌。灌河出海口向东的海岸线,潮上带,地表平坦,微有起伏,且向海略呈倾斜。20世纪90年代以前,其显著特点是在潮上带下沿发育有贝壳堆,以三圩港至蒲港一带分布较多。潮间带的灌河口至蒲港为淤泥质滩地,蒲港至新淮河口为粉细砂质滩地,潮下带内分布泥沙,以淤泥为主。
3、扇形地貌。区域内的主要扇形地貌有四个:一是大通口决口形成的扇形冲积地:有史料描述该扇形冲积地的产生是年决口,形成张集乡的东西大冲,至月港汇合下灌河,形成的扇形地规模最大。二是五套多次决口形成的扇形冲积地:该扇形冲积地是年后,多次决口激流和漫溢形成的扇形地,决口主要经五套河,向北下灌河,扇形地的规模次于前者。三是五、六套之间漫溢形成的扇形地:该冲积泛水经凤尾河,时间与前相似。四是七套漫溢形成的冲积地:该冲积地规模最小。扇形地貌产生,改变了原来滨海沼泽湿地生态,起到促进成陆。
4、区域形态差异。响水境内的海拔高度,最高点黄圩镇云梯关村9米,最低点在海安集有个叫“小海”地方0米以下。在区域东南部:地势有低有高,并有不少蝶形和槽形洼地,形成高中有低,低中有高的“外滩生态区”的地貌特征。在区域中西南部,常是水患连年,遇到大洪大涝之年,三面高水压镜,一面灌河潮水顶托,四面皆水,形成外水不能抗御、内潮不能排除,有的形成季节性荡地,有的土中的盐分无法排降,形成含盐量不等的多种盐碱滩地。有史料记述:“年,黄圩有盐碱地面积亩,占土地面积67.4%,其中寸草不生的死碱地亩”;曾有多种民谣流传:①黄圩到九套、土地没人要;②张洼到柏庄、遍地水汪汪,杨滩到六套、土地没人要;③安宁到顾庄、十年九年荒、好地每年收不到百斤粮、无法糊口去逃荒;④风吹冒白霜、雨后水汪汪等民谣。年1月出版的《响水县志》记述,“年民主建政前,区域内原是灌云、涟水、阜宁三县边缘地区,有耕地约40万亩,尚有50多万亩荒碱、草滩、荒芜沉睡”。在区域西北部,受灌河排水体系的影响,离灌河出海口越远土壤脱盐越早,草木植被越繁茂,可选择的农耕越早;“响水口”一带,涝水依靠灌河的港汊排出,年前就有大豆、麦子、玉米等农作物规模种植,有压炸豆油的手工业油坊,并利用灌河的资源禀赋条件形成农产品外贸。在区域东北部,近海常发生洪水接海水、海水倒灌、海水多次漫灌,潮退盐存、土壤盐渍化受自然水系演变的影响,形成沿海岸线一带及现黄海农场和几家小农场不同含盐量土壤,农作物种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农耕起始最晚。
5、荡滩地貌。在扇形地貌与扇形地貌之间,有的区域没有受到冲积影响,形成低洼的荡滩地貌。有些地方地名仍以荡为名。历史上曾是旱季白茫茫的盐碱滩,雨季水汪汪的湖式荡地。
6、风垄型地貌。自然水系变迁后留下的废港湾,经风力和降水排泄的作用影响,形成条垄型洼地。在区域内传统农业初期曾多处可见。在大面积平坦地,秋季产生的小型龙卷风,民间有称“鬼风”,可形成小区域的微小锐型或垄型地貌。
第三节土壤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时空中,受海岸线变迁、海潮浸泡、海啸侵袭、卤水倒灌、黄河水患、台风和洪水排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地表土壤结构和盐碱荒滩。有的区域,沼泽荡地,土中的盐分无法排降,形成各种含盐量不等的盐碱光滩。有的区域受地貌不同的影响,地势有低有高,并有不少蝶形和槽形洼地,形成多态地貌,构成多类型土壤结构。有的区域,降水后地表排泄带走盐碱快,形成茂密的多种植被群落。有的区域,受黄河水患影响次数少,程度轻,土壤以海相存积构成为主,近海常发生洪水接海水、海水倒灌、潮退盐存、土壤盐渍。有的区域原始自然港汊多、排水快、海水长期不易涨浸到,脱盐早,植被茂密,产生可供垦植的土壤条件及生态环境。自然水系生态的多样化与差异性,对排涝排洪排盐碱效果产生影响,构造了不同的含盐土壤,适生着不同的植被群落。20世纪40年代,到处都有大小不等规模的盐碱荒地,盐碱重、规模大的地方叫大片盐碱滩,有的盐碱重的只长盐蒿。盐碱轻、多形小片盐碱地相交的区域形态人们习惯称叫“花碱地”。到20世纪50年代初,新垦土地的含盐量为0.~0.41%,未开垦的盐蒿地盐分达0.46%。年土壤普查测定:土壤含盐量0.05%以下的脱盐土地面积占70%,含盐量0.05~0.1%的基本脱盐面积占27%。前人走过了数百年的治理改造历程,探索过用“压碱沙”、“换土”、“扛黑土”、“翻黑土”、“漫油泥”、“挑河治水”农田林网化等方法对土壤改良及水土保持。
一、土壤类型
6年12月土壤普查响水县分布
区域内土壤,地下分布黑土层,所处海拔高度在1~2米,黑土层厚度0.5~1O米不等,质地粘重,物理性粘粒(﹤0.01毫米)含量80%左右,有机质含量2~5%,沉积的腐殖质粘土层,肥力很高,翻扛到地面以后,即可耕种并增产显著。
二、质地
滩涂土壤层次及特征。根据第四纪地质资料,沿海土壤物质分布以褐黄、灰绿色粘土为主,夹着灰色粉细砂层。区域内沿海滩涂系属黄河三角洲岸段,土壤属滨海盐土,是在滨海相母质上发育形成。潮上带覆盖重壤~轻粘土,潮间带覆盖泥沙质和淤泥(低潮区为细沙、粉沙质),临近灌河则分布滨海盐土;潮上带表层土壤类型主要为滨海粘土(油泥土)和壤土(油泥夹沙),泥土层厚一般在0.8米至1.1米。潮上带距地面30米以内,大致分为6个土层,分别为粘土层、淤泥土层、粉细沙质土层、海淤层、淤泥质粘土层、亚泥土层,各层的厚度依次为:粘土层1米左右、淤泥土层4米、粉细沙土层约5米、海淤层10~11米、淤泥粘土层20米左右、亚泥土层25米左右。
三、养分
8年前,全县土壤有70%的面积存在着轻重不同的“盐、碱、薄”问题。盐:主要是土壤盐分含量高,盐土面积大,土壤盐分含量在0.01~0.52%之间,平均0.%,一米土体盐分含量0.01~0.78%、平均0.%。地下水矿化度0.02~克/升之间、平均2.38克/升。碱:主要是土壤pH值偏高,石灰反应极强,个地块耕层土样速测分析结果:pH值在7.5~8.5之间、平均为8.2,其中大于8.0占58.5%。薄:一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氮、磷两元素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只有0.93%,处于下等水平。6年土壤普查资料《土壤化学性质》描述:“根据响水县个耕层样品的常规分析结果统计,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0.93%±0.29%,各地块各乡镇之间也不平衡,如海安集乡有机质平均含量1.39%±0.18%,在49个样品中,有机质含量均大于1%”。二是“土壤全氮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据个耕作层土样的常规分析,平均含量为0.%±0.%,其中海安集平均含量0.%±0.%,张集乡最低,平均0.%、±0.%”。三是“全磷含量为中等,对个耕层土样的土壤全磷分析统计,全县土壤全磷贮量在0.04~0.%之间、平均为0.%,属中上等水平,各乡镇差异不大,其中速效磷平均含量4ppm±2ppm”。四是“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个耕层土样速测分析,平均含量84ppm”。五是“土壤中硼、锌含量偏低,土壤水溶性硼含量在0.13~0.68ppm之间、平均为0.36ppm,耕作层有88%的土壤缺硼。有效锌含量在0.19~0.61ppm之间,亚耕层在0.11~0.49ppm之间,耕层有85.3%的土壤缺锌”。
土壤级别
全县土壤级别构成情况一览表
响水年鉴8~年县情概要资料
~年测土结果。~年土肥站实施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全县所有乡镇采积土壤耕作层样点,全县个化验样品平均值:有机质14.74g/kg,全氮1.12g/kg,有效磷14.19mg/kg,速效钾.13mg/kg,水溶性盐总量1.g/kg,有效锌1.74mg/kg,大部分土壤缺锌。
第四节水文
黄河故道入海口水系是区域生态演变之要,在海口湿地生态演化、地貌成因、植被群落形成、选择性农耕产生中,水系变迁是主导因子。水系生态体系是区域农耕产生之基。按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地表物质构成以及流域水系的变化等条件分析,黄河故道海口原则上属于黄淮海平原(远古属于黄淮流域、古为淮、沂、沭、泗河的下段走廊)。远古流域水系为淮河水系中的分支水系—“灌河水系”(也叫“沂南水系”),受自然演化及人类干预影响,支流水系结构体系不断演变。灌河水系和废黄河水系的两元水系演变,加快海岸线变迁与成陆,水系体系随着人类对水的治理时空而演变,形成现代的多元体系及灌区体系。至21世纪初,依水系的区位特征与功能特点,形成了灌河水系、中山河水系、通榆河水系、海堤盐河与盐业养水滩的“海堤水系”的四个功能体系。年,农田水系体系形成“七个农业灌区板块”体系,七个农业灌区板块水系的滋育,促进高产稳产良田形成,推动农耕文化演进。
主要河闸历史极值水位
一、水系
1、灌河水系。灌河水流随黄海的潮汐涨落而变化,民间一直称为“潮河”,“灌河水系”是指以灌河为主干的原始流域水系统,属于淮河水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水系,学术界称“沂南水系”。灌河水系,是新沂河以南、废黄河以北、中运河以东平方公里内的径流体系,水流主要是汇集灌河入海。
按地质构造、地表物质构成以及流域水系的变化特征,该区域在全省水系体系中,属于“沂南水系”。在江苏省水利志的水系体系层级中,将区域内归类于淮河流域,属于“沂沐泗河流”系统中的灌河水系。有资料记载:“灌河水系是由早期黄泛和沂、沭、泗诸河冲积而形成”。灌河一带,原始流域水体潮起潮落运动,形成区域内滨海滩涂湿地原始生态的荒碱滩、港、汊、荡、冲、湾等自然生态系统。多种港汊荡受海水动力作用、海啸侵袭,形成区域内“灌河水系统”。灌河潮水的动力作用、水体水质的循环运动,产生咸、淡区域,由此决定了灌河不同区域土壤脱盐时空分布。自然形成的港、汊、沟,涝时排水把土壤盐碱排出,干旱时灌河潮水又涨回到港、汊、沟内,淡水区域盐碱排得出,涨潮的水是淡水,咸水区则相反。灌河涨潮的水质咸淡不同区域及旱涝的季节变化,决定了传统选择性农耕开始的时空演变。
黄河故道入海口区域内海州圩里及里滩地区,位于灌河以南、废黄河北堤以北,集水面积平方公里,属于灌河水系的一部分。近代黄河泛滥缺口形成的扇形冲积沉淀坡地边缘,距冲击口远,形成的自然形态和水系,主要分布在老堆以北,海州圩以南以西的大片区域,现代人习惯称“里滩”;里滩近代水系依灌河入海或直接入海。海水涨落潮浸入滩涂湿地,年度和季节间差异很大,大潮及自然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产生的冲刷,洗育出不同形态港、汊、荡、沟等分支水系体系。
涨退潮时空规律。黄海潮波自灌河口传入后,沿灌河上溯,受河底高程逐渐增高原因,水面也逐渐升高。主要表现为:一是潮位:响水口潮位高于燕尾港,潮波在河口内向上游传播过程中,受河床阻力及上游径流顶托,潮波能量逐渐消耗,1年7月和10月响水口潮位,平均潮位:高潮2.63米,低潮1.02米。
响水口、燕尾港灌河潮位(85黄海基准)
注:响水口水标尺零点为废黄河口零点。燕尾港水文站的水标尺零点(冻结基面)在废黄河口零点下0.米。
二是潮差:响水口潮差略小于燕尾港,1年7月至10月,响水口平均潮差涨潮3.85米,落潮3.44米。年6月4日上午,8时15分至25分,灌河河面上出现“虎头潮”,浪高达4.84米,流速约30公里/小时。三是潮时:涨潮历时短于燕尾港的涨潮历时,而落潮历时则长于燕尾港。开山岛与燕尾港比较,涨潮段缩短,落潮段加长,开山岛潮谷趋前(15′~30′),潮峰滞后(10′~15′)。涨急流向SE(东南),落急流向NW(西北);1年7月和10月响水口潮时,平均历时涨潮4小时35分,落潮7小时46分。
灌河口涨潮时刻表(农历)
流量。受黄海潮波系控制,灌河潮流在响水口以下水流属往复流动型。(灌河大桥上游)涨、落潮潮流平均主流向分别为°和69°左右。1年实测最大流速2.34米/秒,相应涨、落潮量分别为万立方米和万立方米。9年测最大涨潮流量立方米/秒,最大流速2.10米/秒。1年测大潮平均含沙量1.27千克/立方米,中小潮平均含沙量0.千克/立方米。实测最大、最小测点含沙量分别为8.65千克/立方米和0.千克/立方米。悬沙平均粒径为0.毫米,平均中数粒径为0.毫米。灌河口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千克。
港口河面宽、水深一览表
灌河水质带。灌河东北部地势低洼,平均真高只有1.8米,且入海口无闸,水位受黄海潮波控制每日都有涨潮和退潮。上游排水和海水涨潮顶托作用,形成动态的咸水带、咸淡混合带、淡水带三个水质带。淡水带为传统选择性农耕提供了条件,淡水带区域农耕起源早于咸淡混合带和咸水带。淡水带很早就有选择性农耕,并有纳潮补充港沟淡水,为人类迁入提供了生存环境。
灌河堤堆沿线响水口一带,潮水水质以淡水为主,土壤脱盐年代早。响水口至陈港,灌河水质的淡、咸变化,受季节性上游降水排放量影响,水质呈咸淡动态交替。海安集向东北,涨潮时出现咸水的频率高于双港一带,历史上形成越向海岸线农耕越晚的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沿灌河地区河堤建闸挡潮,防止海水倒灌影响农田,干旱年景,则在涨潮时开闸引灌河水到沟、河、港中,低处直接起到抗旱作用,高处起到提高地下水位的效果。至20世纪80年代,沿河涵闸进行并港建闸后,电器抽水设备的推广运用,遇旱后选择灌河水质淡区纳潮水入农田河沟,高的区域用电机抽水抗旱,起到纳潮灌溉效果,8年之前,双港镇向上流区域淡水纳潮,为抗旱提供水源很普遍。20世纪80年代后,一年两熟制形成、复种指数提高,对抗旱水源供给的需求上升,供水河道下游地区时常出现供水不足,灌河淡水区域的纳潮,成为解决灌河一线抗旱水源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灌河上游支流逐步受建闸控制,潮流水位受到抑制,旱季上游淡水排放少,涨潮时咸淡混合区向上游移动,淡水区域产生变化,影响了纳潮灌溉区域。年后,灌河水可供纳潮的区域波动受上游旱情、排水量、沂河排水期及排水量、化工企业排污时间和排污量的影响,水质不稳定性增加,可纳潮区位波动性减少。年后,双港向下游,纳潮灌溉的机率下降,纳潮水质风险增加,纳潮区域萎缩。
2、淮河水系。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南北方一条自然分界线。淮河干流发源地源于河南桐柏山主峰胎簪山,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至响水县云梯关入海,上游长公里,中游长公里;下游主干道为自洪泽湖大堤南端的三河闸,穿过高邮湖、邵伯湖,在扬州东南三江营入长江,借长江河口段注入东海;下游全长公里。淮河流域的降雨量年内分配与年际分配变率较大,年内6~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0~70%,年际之间降雨量相差可达3~5倍,因此洪涝、干旱灾害严重又频发,并经常出现连旱、连涝年份。在江苏省境内北界废黄河,南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依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表物质构成以及流域水系的变化特征,将其定为淮河水系。黄河夺淮后,淮阴以下淮河河床被黄河侵占,一度黄淮合流于云梯关入海;由于河身淤高,加之人工“蓄清刷黄”,沂沭泗诸河逐渐与淮河分离;后黄淮交相侵犯,淮河洪水经黄河排入黄海。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徙,留下故道,西起河南铜瓦厢,经山东、安徽、于丰县二坝入江苏,东南流过今徐州、宿迁、泗阳至淮阴折向东北,经涟水、阜宁、滨海、响水,于响水县的套子口入海,此段称“废黄河”。废黄河成为淮河水系与沂沭泗水系的分水岭。淮河水系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沐泗水系两大系统。
3、废黄河水系。江苏省内的淮河水系分为5个支系,“废黄河水系”是其中支系之一。废黄河水系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江苏境的流域面积为1平方公里,从杨庄到套子口的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废黄河下段,杨庄活动坝原为黄河夺淮前的淮河下游河段,七套以下原由废黄河口入海;因河槽基本淤平,民国24年()年,另辟新河流径于套子口入海(中山河)。
响水县的废黄河北岸、老堆以南的河漫地,分布于黄圩、运河、六套、七套四个乡镇,地势较高,地面普遍真高6~9米,最高处在黄圩钱码头处达11米。黄河夺淮后,淮阴以下淮河河床被黄河侵占,一度黄淮合流于云梯关入海,响水县境内的废黄河水系有的文章把废黄河水系也叫淮河水系。
黄淮河泛滥在响水县境内产生多处决口,不同决口的规模及水流急漫能量不同,形成不同规模的扇形地貌,较大的扇形地貌有四个:一是大通口决口形成的扇形冲积地,有史料描述该扇形冲积地的产生是年决口,形成张集乡的东西大冲,至月港汇合下灌河,形成的扇形地规模最大。二是五套多次决口形成的扇形冲积地,该扇形冲积地是年后多次决口激流和漫溢形成的扇形地,决口主要经五套河,向北下灌河,扇形地的规模次于前者。三是五、六套之间漫溢形成的扇形地,泛水经凤尾河,时间与前相似。四是七套漫溢形成的冲积地,规模最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废黄河水系内开浚了一大批排水、灌溉河道,逐渐形成以废黄河为主干,其它河道为支流的供水结构体系。
4、滩涂水系
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下,陈家港至头罾一带有着大片的沿海滩涂湿地,是响水海岸线上的一片滨海湿地系统保存最晚区域。不同植被群落及密度对海潮纳入和排泄暴雨降水能力不同,在区域内产生8条天然港汊河水系体系。中山河入海口处,受不同年度排泄水差异产生沼泽湿地,至21世纪初仍保持着原始自然滨海滩涂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特征。20世纪90年代末,大片的滩涂水系由新的海堤将潮上带与潮间带相隔,形成以盐河、养水滩、养殖池生态水系统。滩涂水系随着人类改造滩涂用途的改变发生变化。年后,滩涂水系中河道仍有三圩港河、裕中港河、海堤河、八圩港、新中港河、新滩港、蒲港河、洪港河、盐场套子河、东丰场河共10条,构成滩涂海堤水系统体系。
(1)自然河与港汊。历史上,自然河流有灌河、废黄河;清代时形成的蒲港河,北入黄海;民国时形成八圩港河,从套子口入黄海;民国时产生的元宝港河,北入黄海。灌河沿岸,也有各类自然排水的支流,支流上又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港湾、汊湾等。在降水少的时候,这些港汊又随着海水潮汛的变化,随着海水潮起潮落。这些沟、港、汊原生态环境为鱼、虾、蛏、蟹类的生长提供了生存条件,也为人类进入初期提供了生存必须的一些食物资源。在大洪大涝之年,常常三面高水压镜,一面海潮上涨沿港汊向陆地顶托,形成四面皆水,产生外水不能抗御、内潮不能快速排除的湿地生态,从而形成大面积沼泽地或湿地原生态系统。有的区域表土中的盐份无法排降,从而形成各种含盐量不等的盐碱荒滩。到20世纪初,盐场兴起、并不断兴恳开始扩大农耕。20世纪60年代后,这些河流有的被重新整治,有的在海口及灌河堤建闸控水,控制了海水或灌河水延沟、港、汊等向陆地流渗,从而失去了自然河流的性能。到20世纪60年代,在滩涂上,起纳潮排水作用有8条港汊(5条又经过人工开挖)。到20世纪80年代初,区域内只有灌河仍为天然河流。
岛屿:灌河入海口海面上,位于北纬34°31’47″,东经°52’15″有一座岛屿叫小开山,海拔高度为36.4米,面积10平方米,离海岸7.5公里。岛上黑褐色岩石陡峭险峻。传说很古时候,此岛是一块矗立在海里的礁石,是海鸟歇憩之地。历史上,出海船老大们航行时,此岛成为灌河口一带人出海及回港时的行标。
(2)潮汐。近海水文潮型属有规则的半日潮,每日出现2次高潮位、2次低潮位。近海潮水最大流速每秒2.7米,涨落潮平均自然流速为每秒0.5米左右。一般潮汐规律有“初一、十五早晚潮,天亮白滔滔”;一潮迟三刻;“一十两头空,潮满到天中”;初三潮,十八水,二十一、二追命鬼。“二十一二、三,潮水不上滩”。
潮时:灌河口较燕尾港早20分钟、较响水口约早2小时,燕尾港又比陈家港早20分钟。由于受灌河排水的季节性、境内陆地排水季节差异、风向和风速因素影响,涨落潮的时间有所变化,东风、北风、东北风较大时,可使涨潮提前;西北风、西南风可使涨潮推后。
灌河口(陈家港)每日潮水涨落时间表
燕尾港水文资料:历年最高潮位3.85米、最低潮位2.37米,多年平均高潮位1.94米,多年平均低潮位1.16米;历年最大潮差4.86米,多年平均潮差3.08米;平均涨潮历时5小时8分钟,平均落潮历时7小时17分钟;平均高潮间隙6小时37分钟,平均低潮间隙13小时55分钟。
(3)潮流规律。潮流受海州湾潮波系统控制,近岸又受大陆地形影响,灌河口外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流。涨潮流速平均略大于落潮流速。涨潮的潮流从西北偏西方向向南回旋,因潮流强度较弱,平均流速为1.2节~1.3节,在西南偏西处潮流速度最快,流速为2节,灌河口最大为2.5节。落潮流历时大于涨潮流历时,落潮时从东南方向向东回旋,在北偏东北处潮流速度最大,流速2节~3节。然后再由北向西北方向回旋直至消失。高潮后5时~6时又转为涨潮流,潮流向灌河口门逐步转变为前进波与驻波的混合型波,最大流速出现在高潮位前的1时~2时,流速约为1米/秒左右,涨落潮平均流速为0.5米/秒左右。沿海余流冬季表层主要为离岸流,夏季余流表层至10米层主要为西北向流外,其余一般为离岸流。近岸潮流由北向南流速逐渐加强,一般20厘米~50厘米/秒。
(4)海水温度。近海水域的水温受距海岸线的远近及季节气候变化影响。月平均最低温度出现在2月,表层最低温为4.4℃,底层为4.5℃;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在8月,表层温度为26.8℃,底层为24.2℃。温度年变幅达27.3℃。水温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有所变化:在秋冬两季,为近低远高,属冬季型分布;在春夏两季,为近高远低,属夏季型分布。
(5)海水含盐。近海水域海水含盐量的盐度水平与离岸距离的季节性变化不大,各月平均变化范围在2.%~3.%之间,在枯水期盐度较高,汛期盐度低。
二、地下水
1、浅层地下水。近地表分布,由大气降水、地表径流透水即孔隙潜水形成,称为“浅层地下水”,也叫“潜水层”。埋藏浅,自然原生态环境下,更新快,水质、水量、水位变化,受降水量、径流量、土壤成因、地貌、表土结构、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影响,孔隙潜水能力,使地表径流交换速率不同,使浅层水的埋深、含盐量、矿化度即水质产生作用。年前,浅层水一般都无法或不能灌溉及饮用。在遇旱年份,部分无河流供水地区,人们在水源困难条件下,为生存所需,仍采取深挖塘取浅层地下水饮用。经开河治水,引水种稻,多年水稻栽插后,到8年前后,里滩地区埋藏深度一般11.5米。外滩地区地势较高,浅层水埋藏深度3米左右。多年连续性灌溉水的渗透及保蓄,浅层水的水质发生变化。一是不同的微型地貌间浅层水的埋深与质量产生时节性变化,有的地方村头与村中不一致,堤边与堤外百米就产生差异。二是一年中,雨季与旱季不一样,8年前后手抽式小水井使用时常见雨季水质淡、旱时水质咸。三是不同年份间,总降水量与地表径流的排水速率影响着浅层水水质。年,微型地貌和不同区域间的浅层地下水量与水质差异缩小。
浅层地下水循环。浅层地下水局部地区亦与微承压含水层相通。因浅层地下水富水性弱、矿化度高、且受地表水污染影响,《盐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响水县浅层地下水可开采使用的(矿化度M2g/L)淡水面积约km2。其余面积为2g/L~5g/L的半咸水和M5g/L的咸水,不宜开采利用。矿化度M2g/L的淡水主要分布在通榆河以西和通榆河以东部分区域。浅层地下水通常以垂直运动与地表水交换,在一定的时段范围内达到水量平衡边界(侧向交换基本抵消,水量忽略不计)。因响水县常水位下的河水位与地下水位基本齐平,因此,农灌入渗与潜水蒸发、河渠渗漏与排泄、越补与越排基本处于互补平衡状态,故降水入渗补给量即可近似为地下水资源量。降水入渗补给量多少除与降水量大小有关外,还与区域土壤岩性的渗透能力有密切关系。
浅层地下水分布。响水在成陆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受海水漫溢年代长短、地表径流下渗的速率等因素影响,地下水资源中的浅层水受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因素影响,在不同区域间水的埋深、质量差异性较大。有的地方一年内季节间和年际间产生差异。
8年之前打进队钻探资料:沿废黄河堤外滩一线,地下水埋深在18米处已淡化,从西南向东北水质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西南废黄河沿线地区地下水水质最好,达到一级标准,可以直接取用。
灌河沿线及沿海地区水质最差,溶解性总固体超标,属苦咸水,不能直接取用,可用作小型(暂时)供水。海安集以西地表以下7米左右为淡水,含有一定盐份,受地面雨水和灌河水位影响,水质小区域内变化较大,夏秋雨季水质较淡、勉强能饮用,冬春、旱季水质含盐量高,一般不能饮用。矿化度每升小于2克的淡水地区分布:一是通榆河西片为东至通榆河,南至废黄河,西至涟水县、灌南县界,和通榆河东的部分区域,北至灌河,面积.5平方千米。二是南潮河南片为东至废黄河,南至通榆河,西至南潮河,北至运盐河,面积98.5平方千米。三是南潮河北片为东至南潮河,南至通榆河,西至灌河,北至二分排,面积.2平方千米)。
外滩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平均为每0.85克/升,其中,大于每升2克的地区占13.4%,小于每升2克地区占86.6%,耕作层含盐量小于0.1%的地区占84%,大于0.1%的地区且尚未脱盐的占16%。
里滩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平均为每升2.5克,其中,小于每升2克地区占61.4%,大于每升2克的地区占38.6%。
海州圩里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平均每升为2.33克,其中每升2克的地区占70.97%,每升大于2克地区占29.13%,土壤粘性重,基本脱盐,地下水不易补给。年,灌河一线各涵闸的控制灌河水能力提升,加之种稻年度较长,农田灌水下渗作用促使地下浅层水淡水增量扩面,可利用的区域扩大,多年改水种稻的村组,距灌河堤不足百米的地方就可用3米左右长的塑料管抽出淡水供洗用。
2、承压水层。深层地下水主要储存在地面下古沂、沭河松散沉积物中。根据区域内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物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在承压水层之上是潜水层,承压水层自上而下分为第Ⅰ、Ⅱ、Ⅲ、Ⅳ四个含水层(组)。
第Ⅰ承压含水层(组)。含水层于岩性以上更新统粉砂为主,根据成井资料分析,顶板埋深55m左右,底板埋深85~m之间。地下静态水在区域内分两个区域类型:从海安集、安宁庄到七套一线以东为一个类型区域,含水层顶板埋深为80~米,含水层厚度为10~15米,静水位埋深为11~16米,矿化度0.97克/升左右。另一类型区域是从海安集、老舍、运河一线以西,含水层顶板埋深为米~米,含水层厚度为20米左右,静水位埋深12~25米,矿化度每升0.96克左右。8年之前,埋藏深度一般在米以下的地下水,水质较好,境内可供开采量约1.5亿立方米。陈港、南河以西至响水县城附近:单井涌水量小于立方米/日,水量贫乏。陈港、南河、老舍一线以东至黄海农场场部以南:单井涌水量介于~立方米/日之间。黄海农场场部以东的沿海地区:单井涌水量~立方米/日,水量较大。该层水矿化度1.02.0克/升,为微咸水,目前基本未开采。
第Ⅱ承压含水层(组)。由1~3层砂层组成,单层厚度小,分布连续性差,主要含水层顶板埋深80~m,底板埋深90~m,砂层厚度约5~25m,由西向东逐渐加厚加深,岩性以粉细砂、细砂为主,局部含细中砂。富水性明显受砂层厚度和岩性控制,陈港~南河以西至响水县城附近,单井涌水量小于m3/d,水量贫乏;陈港~南河~老舍一线以东至黄海农场场部以南的广大地区,单井涌水量介于~m3/d之间;黄海农场场部以东的沿海地区,单井涌水量~m3/d,水量较大。
第Ⅲ承压含水层(组)。由多层砂层组成,单层厚度较大,富水性好,分布连续。主要含水层顶板埋深~m,底板埋深~m,砂层厚度10~40m,双港~老舍~七套一线以西厚度大于20m,其中响水县城、小尖、张集厚度超过30m,其他地区厚度均小于20m,岩性以细中砂、细砂为主,局部含中粗砂。响水县城~老舍~大有一线以西水量较大,单井涌水量~m3/d;其它地区水量较小,局部如黄海农场场部、陈港到灌河口一带单井涌水量多小于m3/d。据《盐城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年)》和《盐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报告(年)》资料,响水县第Ⅱ、Ⅲ两个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1万m3/a,其中第Ⅱ承压可开采量.7万m3/a,第Ⅲ承压.4万m3/a,为优质水源。除生活饮用和特殊行业用水外,江苏省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资源为0.1万m3/a。
浅层地下水以矿化度M≤2g/L的淡水,为可利用资源量。深层地下水以可利用量作为资源量。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为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地下水逐步成为人们的饮用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