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榆林丨鱼克奎秦汉名邦上郡故地鱼

哪有专治白癫疯的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上郡在中国历史上曾辉煌一时、星耀九州。

上郡最早建于战国年代,是魏国所属河西地,秦昭襄王时期归附于秦,从此正式纳入大秦帝国的版图,特别是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华夏之后,上郡是全国三十六郡之一于北方屏障、拱卫京幾关中和帝都咸阳,其位置特殊、地位凸显。

上郡在今天的哪里?

秦汉时期上郡郡域就是今天陕北榆林、延安还包括甘肃庆阳部分地区的广大范围,其郡治为肤施县、城垣在今天无定、榆溪二水交融附近区域。

以后随着中原汉民族政权的衰落,北疆军事防御力量的羸弱,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上郡首府被迫节节南迁、郡域面积赿来赿小,首府向南一度曾迁徙至雕阴县(今天绥德)后又继续南迁至高奴县(今天延安,甚至解放前今延安宝塔区名字还沿袭旧名,人们一直称作“肤施”),最后迁至夏阳县、衙县(今渭南韩城、白水一带)止,五胡乱华,整个中国北方沦为游牧民族统治区,上郡作为行政区域的名号才从中国历史舞台上完全消失。

在黄河流域“几”字大湾的核心地带,亘古以来就流淌着两条欢快、明亮的河流即历史上的奢延水(无定河)和帝原水(榆溪河)。

两河分别是西东流向和北南流向,蜿蜒徜徉、奔流不息在广袤的榆林大地,她们是榆林人民的母亲河,默默滋润着塞上大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榆林儿女、绵延不绝!

其在大套域内声名久远、名冠陕北。据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所著《河山集》,经考证秦汉上郡郡治肤施县城就位处在这两河交汇处之东岸即今天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九股水,这里也就是后来明代的鱼河堡。

鱼河,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渊流长,是块沧桑厚土,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其周为犬戎猃狁,春秋为翟,东汉末及西晋以后五胡乱华、你方唱罢我登场方被沦为游牧民族角逐之地,到隋为丰州地,唐为关内道银州地,北宋时为宋夏拉锯地,元为陕西行省木华黎统治区。

秦汉以后至明或因少数民族政权本身缺失文化或因榆林区域战乱、政权不稳,官方史料典籍对榆林包括上郡故地的记录甚少,导致后世对秦汉时期包括上郡等诸多历史地名、方位和重要的历史遗迹的错误认识居多。

直至明代以后华夏大地中央集权、政令通畅、府(州)县乡里各级政权组织架构稳定,宇内祥和、地方安定、人民乐业,榆林各类地方史籍、志书等文化事业才得以蓬勃兴起并流传于今日之后世,上郡故地鱼河在大明建立以后的历史沿革、文化脉络才得以清楚明了呈现于后世。

明、清、民国时期之鱼河。

明代随着汉明政权的确立,汉家文明之重塑,为了防止北元蒙古势力的反扑,明廷重新将历史上上郡域内的秦、魏、汉、隋的部分地段长城进行修整、连接,成为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明万里长城,围绕长城建立起“九边”军事防御体系。

视频来源:榆林文化旅游

鱼河堡就是延绥镇长城三十六堡营之一,据《延绥镇志》介绍,米脂至榆林卫城一百八十多里路程,除卫城不远的归德堡外只有鱼河堡(当时还没有镇川堡,其建于嘉靖二十九年比鱼河堡小75岁),堡域为米脂以北、归德堡以南、榆佳交界以西、响水堡以东,今天桐条沟山顶有一小庙悬挂一口大钟其铭文为“大明成化六年绥德卫鱼河堡所属屯田沟李、王捐铸”说明今天的桐条沟本是“屯田沟”,是后世以讹传讹写成今天的同音别字,进一步证明鱼河堡在明中叶的区域范围。

明廷在鱼河堡建立“永充仓”专门负责鱼河堡所辖区域皇粮、军粮收储工作,在当时甚至今天子洲马蹄沟等地所产的粮食都要交到永充仓,其犹如隋代的“兴洛仓”、清代的“丰图义仓”,足以说明当时鱼河堡的地位和影响力。

明代为加强北方军事防御力量,立国之初朝廷就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多次从江淮地区迁来大量移民一路不断北上于延绥镇(榆林镇),其中部分姓氏就是今天鱼河堡的先民。

鱼河位处陕北最大的河谷盆地,是今天榆林的地理中心,面积广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先民们从南方带来水稻种子和种植技术,就此开启了鱼河水稻种植史。

鱼河堡城于成化十一年从上郡郡治肤施县城旧址的九股水鱼儿河寨迁筑于今址,按当时朝廷规定凡有城池的地方必然要供奉城隍神,鱼河城隍就是历史上在上郡生活、战斗过,曾为保卫国家、民族,深受百姓热爱和将士拥戴,后被奸人所害的秦朝大将军蒙恬,被明廷册封为上郡城隍神也习惯称鱼河城隍神。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接延绥官员奏报,对延绥镇军民卫国戍边有功社稷的斐然成绩进行了嘉奖,与朝廷官员讨论后一致认为这也是上郡城隍神保佑助力的结果,于是册封并明确身处鱼河堡的上郡城隍神为“府”级别城隍,并下诏地方、要求按府衙规制建设鱼河堡府城隍庙,为答献皇恩浩当,延绥官员及广大军民、信众于明正德九年(),特专铸高1.2米,重达多斤大铁钟一口、以示纪念,上刻“皇帝万岁”,落款人物有:延绥总兵官王、太监王、钦差镇巡延绥等处地方都御史吴、副总兵戴、钦差陕西按察司会事闫,其现保存于鱼河堡府城隍庙内,堪为镇庙之宝。

正德十三年明武宗又亲临榆林巡边,从府谷踏入陕西在榆林卫驻跸三个月,后又南下绥德途中路过鱼河又专门御驾鱼河堡府城隍庙,最后从绥德出发经太原、宣府返回北京,鱼河堡府城隍庙上郡城隍神在皇恩浩荡下名至实归;

到清康熙帝西征葛尔丹时曾途径榆林卫小住并进行微服私访,在鱼河堡南湾沙头突遇恶劣天气并遭不明武装袭击,在万分危机之时身处鱼河堡府城隍庙的上郡城隍神现身救驾,帝化险为夷,加上大清西征的顺利,康熙回京后在“府“的级别上再赦封鱼河堡上郡城隍神为“灵应候”,赐銮驾半幅、红头伞盖,从此鱼河城隍更加威严显赫、名震北疆。

目前,鱼河城隍庙文物有宣德年间香炉、正德九年大铁钟和万历二十一年小铁钟、天启六年琉璃神龛、石灯竖、清代的“灵应候”扇形铜匾以及大量的明清、民国时的石碑、匾额、老签薄,等等。

明鱼河堡城周长三里三百步、内有楼铺一十五座,城墙高三丈五,驻军基本是兵丁六百一六名,马骡四百一八匹,设守备一职,明代的延绥镇类似今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有戍垦双责,战时丢锄上马打仗、闲时稼禾田亩生活。

鱼河一带风景优美、农耕兴旺、市场繁荣,在和平时代还真是生活的好地方,历代文人仕宦多以诗文咏叹见诸历史典籍,民间流传的《上郡歌》、宋李复《督运明堂川》、明曹链《无定河》李攀龙《上郡二首》、清谭吉聪《答鱼河守备齐将军书》与和邦额《夜潭随录》写有关于鱼河堡的小说、还有清榆林知府李云生“边风吹古柳,大道少人行。日入枕沙色,河流出塞声”的《鱼河堡题壁》诗等。

清代至民国三十年代之前整个陕北社会安定,经济平稳,特别是长城内外已为一家,榆林因地处蒙汉接壤区,蒙汉贸易在清中后期已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小北京”榆林城旧貌换新颜多赖于此,鱼河堡做为榆林的一个分子,也从军事堡寨转变为商业重镇,鱼河居民们华丽转身也加入到盛极一时的蒙汉贸易之滚滚洪流中,涌现出鱼家的永丰公、信义源、陈家的永盛昌、袁家的德盛昌、永福堂、梁渠李家、房家沟房家等商贸字号和工业作坊,生意兴隆、收入颇丰,并大都在鱼河城南关外和各自村里大兴土木、建成靓宅连片。

同时也涌现出大批诸如毡匠、皮匠、毛毛匠、木匠、砖瓦匠、银铜匠、铁匠、锅匠等等手工业者,他们跑边养家,长年往来奔波在榆林与内蒙草原之间。

据传鱼河堡永丰公驼队常年行走在蒙榆商线上,中途遇土匪打劫,一听说是鱼河堡永丰公鱼三先生驼队,土匪立马后撤、让路、放行。

鱼三先生是何许人也?是邑武生出身的时任榆林县团总,其大名鱼震汉字天章,在永丰公众兄弟中排行老三,在榆林地面上很有名气,故土匪也心怀敬畏、不敢造次。

鱼河堡在清、民时期文风蔚然、明清两代仅鱼氏户族就有45人取得功名,驰名长城内外,鱼河鱼氏始祖鱼腾蛟字大鲂,进士出身,明廷赠文林郎,万历年间历任山东济宁州、临清州州判兼府长史、天启年间任榆林卫教谕;鱼震溶字金鱼清咸丰年间岁进士,为吏部候铨训导,为官正直、政声清明,特别是他的孝行事迹更是深受同僚和乡亲们所敬佩和称赞,他的孝迹《鱼震溶(金鱼)公孝行传》由清榆林县贡生席怀珍所敬撰,现收藏在陕西省档案馆;鱼丕清字蘭亭邑庠生,教书育人一世,书法超群,作品遍及无定、榆溪两岸千家万户的中堂、门匾、石碑等;鱼继尧字鉴塘年榆林中学第一届毕业生,民国初期还出任过安边县长、陕北禁烟局局长,为官清正、政绩突出,深孚众望,离任时当地绅民赠万人袍、万人伞以示留念,现在万人袍残片上还留有任永清、李义刚、郝义臣等字样可识。年即民国16年继尧公御任返榆后,又与榆林名流学者张立德、高普煦等参与《榆林县志》的修编工作,30年到37年返回榆中当教员,43年回鱼河主持修建了由葡萄牙国际慈善组织华牙义赈会资助的榆惠渠,榆惠渠从榆溪河李家沟处取水至鱼河柳巷余水排入无定河,全长4公里,可灌溉近万亩农田。

鱼河在明清时私塾较多,民国时期鱼继尧、陈子中等共同创立了鱼河小学堂,培养出众多卓有成就的学生,陈彝训、鱼继润为黄埔学生、鱼道隆是第一个北大学子、鱼道信还是解放后鱼河考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交大学生,鱼功超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张学德是东北电力局长、鱼氏一支鱼威东是陕西省交警总队长、鱼功远榆林市科技十佳,鱼氏晚辈鱼宏亮博士、现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还有榆林政界人士鱼道生、陈培训、鱼道义、张生虎、陈占训等等。

尽管包括鱼河在内的榆阳大部分地区是国统区但还是孕育出一位共和国烈士陈鸿宾,也是鱼河唯一的、榆阳区为数不多的。

陈鸿宾是刘志丹、高岗的重要干将,长期从事西北兵运及为红军筹梁、筹款工作,为陕北红军缔造做出了具大贡献,年在榆林被国民党当局抓捕、羁押两年后于45年就义,他在狱中曾写有“素性喜豪放、遍奔西北方”的言志革命诗句。

鱼河是榆林城南的重要门户,历代设有驿站,好些历史人物都曾在鱼河驻足休息或工作,民初陕北镇守使井岳秀第一次经过鱼河曾看到一古朴院落有一门联“一门游泮文文武武七秀士、五世同堂子子孙孙六十人”感到非常惊讶,经问及鱼河堡人才知鱼河永丰公五世同堂大家庭,子弟半属名下士,人口众多家道和睦、男子无私积、妇发无反唇、耕者不厌苦、商者不辞劳,后与永丰公交往益多,某年井的部下从米脂返榆城路过鱼河堡正逢集市,井的马队扰民并与鱼河人发生冲突,被永丰公二当家的当街痛打,逃跑后给井大人恶人先告状,但被井当场责骂一通,鱼河堡几大姓在榆林都很有威望,要求他们以后到鱼河堡不得生非惹事。

历史上著名人物先后踏足过鱼河这片土地,除了秦汉时赢扶苏、蒙恬、李广、卫青等,隋唐时炀帝杨广、杨林、鱼俱罗、李靖等,宋时种谔、范仲淹等以外,明代有冯胜、李文忠、正德帝朱厚照、杨一清、余子俊、李自成、张献忠等,清代有康熙帝炫烨、刘厚基等,民国时期有民国政府的井岳秀、邓宝珊、高双城、左协中、刘戡、钟松等等,共产党方面有高岗、彭德怀、习仲勋、南汉辰、张达志、许光达等等,并且彭德怀元帅二次攻打榆林还在鱼河堡府城隍庙扎过临时指挥部。

共和国时期之鱼河。

解放前由于气候史上小冰河时期,再加上战争、垦荒等行为,榆林生态环境恶劣,致毛乌素沙漠向南推进,最远已经到了鱼河堡的柳巷即今天被称为南湾沙头的地方,鱼河堡北城墙和北城门(永昶门)被沙漠完全掩压,鱼河平原到处是星罗棋布的沙丘,大片沃土良田丧失,沙漠也影响到人民的商旅出行,西包公路都曾因沙漠侵袭一度中断,苏联专家指导的物体挡沙技术也行不通,人民纷纷背景离乡闯荡谋生,不是走南老山就是走三边再就是走草地,当年的繁荣景象也不复存在、零落萧条。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下大力气从根本上整治改变鱼河平原的生态环境,首先重新启动了因解放战争而停滞的即将完工的榆惠渠水利工程,为鱼河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70年代接着又新上马了榆高渠水利工程,从榆溪河米家园子处取水到上盐湾永乐寨余水入无定河,浇灌无定河、榆溪河川两万多亩良田,一举奠定榆林城南米粮川基础。

其次,从五十年代开始陆续将原榆林和平起义的国军二十二军及其家属迁往鱼河成立第五生产队,参与鱼河大平原建设、整治,在增强鱼河建设力量的同时也将他们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再次政府加大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减少风沙、建设标准化农田,实现鱼河平原林成网田成块。

上世纪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亲临榆林检查了鱼河引水拉沙、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情况,对榆高渠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七十年代全国开展反苏、反修运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榆林军分区在鱼河东山兴修了大型的人防工程(地道),为塞上的一面旗帜,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中将两次亲临榆林鱼河地道进行视察调研指导,对鱼河地道及榆林国防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现在,鱼河的地道已成为榆林人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鱼河新兴的旅游景点。李克强总理第二届执政时期,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各级政府闻风而动认真贯彻执行,榆林境内如雨后春笋也涌现出大量新景点和新景区,鱼河也不例外将府城隍庙打造为3A级旅游景区,在此基础上又将无定、榆溪两河交汇处“水润榆阳”景点与东山地道一块整合为一个联合景区,现已横空出世、正积极申报4A级,未来还有米家园子榆溪河网红桥、榆高渠渠首处、九股水景点,李家沟榆惠渠渠首处,梁渠老庄,郑家沟渡槽和古城遗址点,房家沟新农村、许家崖、南沙村瓜菜采摘、鱼河农场定溪半岛等处景点都将是鱼河旅游的亮点,能为榆林旅游增光添彩、壮声绘色。

鱼河平原在毛乌素沙漠南侵前一直是瓜菜粮的聚宝盆,从明代以来水稻在鱼河有水、下湿的地方进行种植,但几百年来技术进步迟缓,品种老化,新品种更新甚少,产量低下。

进入新中国特别是七十年代末鱼河水稻种植史上迎来质的飞跃,先后引进“京引39”、“京系21”等新品种,同时在种植技术上采用育苗插秧技术一改百年来传统直播水稻种植方法,此举让鱼河水稻一举成就。

据《榆林市志》“年鱼河农民技术员鱼功耀引进卷秧水稻种植技术成功,水稻亩产一跃达千斤”,且品质更香甜可口,水稻新的种植技术从鱼河源源不断向本县、本地区到外地区、外省输出,鱼河众多农民技术员身影不断活跃在这些地区的田间地头,“鱼河大米”从此驰名长城内外、蜚声三秦大地、誉满中国北方,成为久盛不衰的农产品品牌。

鱼河农业强劲与当时鱼河公社前后两任书记任玉德、王玉虎两位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是包括国营鱼河农场领导、技术员郭天昌在内的全体鱼河人民对农业技术的重视和研究、推广、应用的结果,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鱼河社村都有农技站、农场有农技组,有菌肥厂、农机研新修配厂、防雹火箭炮厂、还有高射炮防雹组等等科技型机构,今天我们看到神州系列火箭发射还能想到当年鱼河自制的牛皮纸火箭炮和空炸炮的现场发射情景。

今天,鱼河农业水稻、西瓜、蔬菜是优势产业,已形成“鱼河大米”“鱼河果蔬”知名品牌,这些成绩也是历任鱼河镇领导薪火相传、不懈工作的结果。

目前,鱼河是榆林城区市场上本地产蔬菜的第一大镇、同时还是名优时令水果重要生产大镇、粮食生产大镇,现主要有许家崖、房家沟、南沙、郑家沟等村的大棚蔬菜、李家沟村李亚平吖吖果业的西梅、郑家沟村王二财的沙地火龙果、新庄窠村张建仁的山地苹果、盐碱湾金沙湾系列水果,国营鱼河农场水肥一体化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有常四娃的四娃家庭园梦农场、鱼建平、鱼宏飞等水稻、玉米种植大户,还有张利的陕北米茶、高家坬高茂林的现代功能性食品加工厂等。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年春季西安瘟疫发生封城时常四娃捐33吨鱼河大米,郑家沟蔬菜种植大户王广荣捐10吨蔬菜,他们是榆林万人中第一个给西安捐助的人,他们慷慨之举、友善之心掀开了榆林人民为西安捐助第一页,意义重大。

鱼河人才辈出,八十年代以来各行各业杰出的代表,诸如政界有王世英、房步荣、韩金华、张惠东、陈军、鱼功江、陈军川、王益智、鱼建新、张亚飞、赵雄、李世强、陈静、张亚平、鱼建成、鱼爱梅、张杰、许成君、李治国、王波、王治林、张生宝、袁波,等等,企商界有李天才、高子义、陈飞、高升德、张存德、房子胜、米玉平、马喜财、鱼志强、张国强、鱼建平、赵金业、鱼道兵、韦东义、张生艮等,科技界有鱼继祖、鱼涛、鱼奇麟、张骁英、罗向东、陈子靖、赵四厚、陈斌、米林峰、陈子铭、鱼江英、张永富等,文化人才有鱼自泳、王建霞等,还有众多的优秀教师鱼爱兰、李尚儒、鱼泳沼、赵新民、刘玉珍、王建功、赵福生、张爱莲、李天民、赵宏业、赵虎斌、陈建兰、王峰、鱼水英等,还有民间能人当了多年的府城隍庙大会长、3A景区负责人鱼道富、民间文人鱼功奇。

在中国城镇化战略之前,广大农村人口集聚的多,鱼河自古以来为交通要冲,商贸兴旺,集市红火,传统以来一直是农历逢三、八遇集,每年城隍圣日农历八月初二是一年一度的集贸大会,时值初秋,瓜果飘香、丰收在望,赶会的人从四乡五处全部涌向鱼河街上,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商贸活动非常繁荣,旧日鱼河的八月初二也是小孩们最盼望的节日,丝毫不逊色盼望过年!

这些年尽管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深入,交通、信息科技的空前发达,商业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鱼河集市也没能抵挡住时代的冲击,较当年也有所衰落,但每年正月十三城隍神出府巡察吉日,鱼河人流如织,正月人们精神抖擞、容貌焕然,十几支秧歌队伍过街表演、载歌载舞,城隍神坐八乘大轿沿街巡游,旌旗招展、肃静回避、锣鼓喧天、鞭炮阵响、香案焚香,争先接福,真是热闹非凡、盛况空前,这里应是当今榆阳境内最有传统春节年味的地方。

今天鱼河依然为陕北名为镇、宜业宜居,全镇常住人口3万,其中镇上就有1万多,现有公办幼儿园两个、完全小学、中学、镇史馆、医院一所和多年的鱼医院等。

鱼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类工业也随之兴起,有房家沟的煤矿、砂锅厂、李家沟和鱼河村的砖厂、鱼河村的酒场、醋场、鱼河农场的干沟发电厂和今天的郑家沟盐化厂、煤炭集运站、变电站、消防站等。

特别是近几年鱼河镇府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榆阳区委、政府的重视、区发改局的大力支持、鱼河镇政府的辛勤实干下(时任鱼河镇党委书记贺志军一干就是八年创下全市乡镇书记任职的纪录,实现了鱼河产业兴旺、城镇面貌巨变、文旅事业飞跃),一次性投资多万元,在街道入口处建起了巍峨宏大、蔚然壮观的大理石牌楼一座,是榆林城南沿线刘官寨到黑龙滩4座牌楼中最为气势的。街上建筑物全部改为外观别样、秀丽独特的江南徽式外表,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地下管网齐全、实现了集中供暖、供气、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鱼河现在真正是名符其实的宜居文化名镇再加上特产鱼河大米更是名至实归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未来之鱼河。

随着国家进入中国式的现代化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的历史复兴,明天的鱼河也应是更加美好,前景辉煌!

未来之鱼河将是百万人口大城市榆林的卫星城,鱼河至榆林将有轻轨连接,公交畅通往返便捷,人民可实现鱼河生活居住、榆林上班的事实,榆林河滨公园从朝阳大桥一路向南将延伸至鱼河两河交汇处,届时从榆林到鱼河榆溪河入无处,将沿榆溪河河滨生态长廊有一条旅游观光道路,平时只供小车和旅游车辆行驶,遇到体育赛事就是马拉松赛道。

无定河、榆溪河两河交汇大半岛以北至榆林高新区以南广大区域建成榆林陆港区,这里是太临佳榆、榆横靖普速客货铁路与神延铁路的交汇点,是包海高铁与青太银高铁交汇的十字,围绕高铁站和普铁客、货站形成榆林新的城市板块,也是榆林最大的物流园区所在地。半岛尖端北纬38度线上、建成可与博鳌亚洲论坛相媲美的中国榆林(或鱼河)国际高端能源化工论坛永久会址。鱼河镇史馆中开辟了专栏,宣传介绍鱼河优秀人物和所有为鱼河做出过贡献的人士包括在鱼河工作过的官员、干部和其他人士,使他们的先进事迹不至于湮没在历史尘埃中,以发扬光大激励来者。

鱼河堡完全恢复历史文化原貌,上郡雄风再现,肤施文化集中,明清风貌荟萃,城内各类标志性建筑物和历史民居完全恢复,城内人流熙攘,各地宾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鱼河正式迈入旅游大镇,同时鱼河在宜居的基础上又赋予康养的内涵。产业进一步蓬勃,农业完全实现了现代化、做成了“陕西寿光”,鱼河果蔬特别是反季节蔬菜远销全国。鱼河教育一跃飞升,榆林中学在鱼河建立学区,运用特别政策,引进全国名师,打造成比肩安徽六安毛坦厂学校,成为全国知名的教育中心。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之时代鱼河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长寿之地,各种环境良好、居民团结友爱、生活充实,上郡的文化旗帜飘扬、文化符号闪烁,未来的鱼河将是幸福之地!

附诗:

礼赞鱼河

长流二水漠云间,上郡城雄沃野天。

久远文明时旧器,今朝胜境景江南。

蔬鲜稻盛神隍赫,地利民丰产业繁。

名镇腾飞逢旷世,扬帆百舸最为先。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鱼克奎,笔网名鲨鱼,榆林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政协常委,榆林市科技发展服务中心(市秦创原促进中心)主任正县级。

原标题:《人文榆林丨鱼克奎:“秦汉名邦“上郡故地—鱼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