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桃“努力让苗绣被世界看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一如既往地穿上鸽子花苗绣服饰走进会场,她希望把鸽子花的和平与纯洁传递给所有人。
这不是松桃苗绣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从年苗绣作品“苗族花鼓舞”被外交部指定为外交礼品到年“鸽子花旋级图系列”被联合国作为礼品正式启用,每一次的亮相,都让松桃苗绣品牌越来越“响”。
对外展示形象,对内解决就业
近年来,依托优秀的民族技艺,松桃苗族自治县不断做大苗绣产业,创新打造,有效带动妇女就近就地创业就业。目前,贵州省松桃自治县已在3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响水飞泉”景区等建设“巧工坊”个,每年实现收入多万元,带动多名留守妇女就地就业,人均年收入在元以上。“让更多易地扶贫搬迁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是我们成立‘巧工坊’的初衷。”贵州省松桃自治县妇女联合会主席宋雪倩说。年,在走访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后,安置点里闲置的厂房、店铺等吸引了宋雪倩的目光,如何把这些闲置的厂房、店铺利用起来解决群众就业?宋雪倩一直在思考着。“如果能楼上住人、楼下工作岂不是两全其美。”立足苗绣企业优势,松桃妇联联合安置局、就业局等,提出建立“楼下巧工坊”,加大对安置点妇女的手工技艺培训,联合乡镇和移民部门依托“楼下脱贫车间”,有针对性地引进适合妇女的手工企业。那时,各级政府部门对妇女就业问题各出奇招,妇联也在持续实施锦绣计划,但在宋雪倩看来,“巧工坊”的优势除了就业灵活外,更重要的是不局限于刺绣,包含了手工编织、银饰等手上活计,涵盖面丰富,市场更广阔。年,第一家“巧工坊”试点在普觉镇豪口新区安置点成立,群众反映好,效益不错,随后“巧工坊”在全县范围内铺开。松桃23个乡镇安置点,陆续引进了手套加工、制衣、制鞋、珠绣、苗绣、小饰品、手链加工等手工企业。“对于家里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顾的人来说,能够在一个地方固定上下班是不太实际的。楼下‘巧工坊’好的地方就是时间自由,可以在闲暇之余做点手工赚取零花钱。”育才社区搬迁群众说。如今,松桃新建武陵山苗绣“巧工坊”基地,规划用地83.44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2.48亿元,预计可年生产30万件(套)苗族文化旅游商品,产值1.5亿元。该基地建设项目共分三期,可帮助松桃苗绣公司用于产品的生产、展示及销售。该县也在积极做好“巧工坊”项目申报,提质升级“巧工坊”。目前,苗绣“巧工坊”基地已被省发改委服务就业处列为省级服务业“十百千”工程。
“扶”招管“坊”激发创业活力
从在赶集天卖绣品到成立自己的公司,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田茂媛来说,不只是收入的增加,还有身份的转换。从小耳濡目染,让田茂媛喜欢上了刺绣,这也为她毕业后从事刺绣奠定了基础。刚毕业那会儿,田茂媛在家设计、制作苗族服装、围腰、披肩、苗族结婚嫁妆等到集市售卖,在一众老手艺人面前,她以新颖的配色和独特的技法赢得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