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
龙州,地处边境。古老村落、绿色资源、红色故事、边关风情,在这里交相辉映。
这个曾经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县,是广西首个“摘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伴随脱贫攻坚的稳健步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龙州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搬进幸福家园共享发展成果
“搬进新房之后,我终于结婚了。”52岁的李福建原来住在龙州县水口镇埂宜村,靠种甘蔗为生,年搬进共宜幸福家园社区后,住进了新房,找到心仪的对象组成了家庭。稳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生活,让李福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他说:“在这里生活,我挺满意。”
共宜幸福家园社区距离边境线不到1公里,这里的户人,来自全县11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我心想着,只要把思想工作做透,就一定能动员老人出去住。”这段话出自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派驻龙州县彬桥乡安民村第一书记黄彦程的脱贫攻坚小小说《白云深处有人家》。这是他扶贫工作之余写的,一开头就记录了他在易地搬迁中动员贫困户搬迁的艰难过程。
“安民山路十八弯,一弯一弯云中转,转来转去迷了路,醒来躺在卜江屯”。在安民村最偏远的卜江屯,全屯9户只有1户老人在家。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中,老人一直都不说话。末了,他说:“明天你再来吧,我带你看看我们家的土地。”老人的突然开口,让黄彦程本来沮丧的心顿时豁然开朗、信心陡增。
据悉,年底,龙州县全部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任务,共建成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完成搬迁入住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同步搬迁74户人,搬迁入住率%。
易地搬迁户承担着固边守疆的重任。如何让他们定下心来生活?除了每个月的边民补助,龙州县在住房和就业上给了边民一颗“定心丸”。在住房上,积极给搬迁户办理不动产证,让搬迁户真正拥有自己的房子。
截至目前,水口安置点1、2、7、8号楼已完成测绘工作,其中1号楼78户搬迁户已具备办理不动产证条件。城南、城北、水口安置点的土地证已办理完成,其余安置点正在办理土地证。
年底,龙州县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利用扶贫奖补政策等招商引资,创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城南、城北、水口三个大型安置点建有7个扶贫车间,先后引进灯饰加工、电子器件加工等企业进驻,以“订单式”来料加工的形式,提供就业岗位,既能安排移民劳动力就业,又能让移民兼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快融入、有收入。
记者了解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公安厅、当代广西杂志社、广西农垦局、南宁海关、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等中直驻桂和区直单位定点帮扶龙州县,帮扶行政村23个,助力龙州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帮扶单位派驻当地的第一书记们,行走在山路上,一家一户奔走动员,一点一滴感化全村,一户不漏搬出深山,一心一意助民增收,一步一步带出路子。
产业稳收增收扶贫成果巩固
近年来,龙州县围绕种植、养殖、贸易、旅游、工业五大扶贫产业,坚持“输血”和“造血”两手抓,确保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收增收。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在脱贫攻坚中,自治区公安厅厅属各后盾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因地制宜,探索扶贫特色路,尤其狠抓产业扶贫。该厅整合扶贫资金多万元,实施扶贫产业40多个,开展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多项,帮扶的龙州县7个贫困村已经通过国家和自治区的考核验收,户人脱贫。
目前,自治区公安厅对口帮扶的7个行政村推荐了“九个一批”边贸扶贫工程,形成了麻鸭、鸽子、黑山羊、菌菇、百香果、土鸡、肉牛、蜜蜂养殖、透水砖生产、农家乐经营、河谷漂流、光伏发电等一批农科特色种植养殖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下冻镇扶伦村板端屯,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山洞——跑马洞,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
6月28日下午,气温35℃。当记者在距离跑马洞还有20多米时,已经感受到一股凉意扑面而来。
进入洞内,有形状各异的石钟乳,似人似兽,惟妙惟肖。洞顶平坦,洞中有洞,长年有地下水从洞内深处向外汩汩流出,水中有鱼、虾、贝壳、石螺等水生物。
“家乡有这么好的资源,应该利用起来。”负责开发的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介绍,年10月,在后盾帮扶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以1万元为1股,每家每户入股1-2股不等,板端屯自筹资金多万元,在家乡开创了旅游项目。
依托地理及资源优势,通过推介,那些曾经不被村民们重视的美景,如今成了板端屯村民脱贫致富的幸福产业。全屯村民除了年底每户每股分红元之外,公司还优先安排贫困户参与景区务工,直接带动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于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各种珍稀鸟类多达数百种,被称为观鸟“圣地”。
随着“观鸟经济”的兴起,龙州县顺势建设弄岗生态观鸟科普基地,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之一,指导村民算好经济账、制定爱鸟护鸟的村规民约,将房屋改造成民宿,成立“鸟导”队、后勤队等,逐渐形成以观鸟、拍鸟为主的休闲生态旅游产业。
如今,在弄岗附近,当地村民依靠观鸟旅游产业带动,每年户均可增收-00元。在龙州县公里之外的南宁某大酒店扶贫产品销售专柜里,来往的游客都能买到来自龙州县水口镇罗回村养殖的麻鸭系列产品。
加工企业落地助力边贸辉煌
地处边境,“易地搬迁+边贸扶贫+驻边守疆”是龙州县的扶贫新模式。
只需10分钟,李福建就可以从家到达上班地点,因为上班地点就在小区旁的边贸扶贫产业园,他是产业园里一家食品公司的员工,月工资-元。
这家食品公司属于边贸落地加工企业,公司的凉粉生产原料大部分从境外进口,目前一期项目建设1条生产线,吸纳附近工人21人,其中有一半是贫困户。公司经理黄智峰介绍,公司二期将投产15条生产线,建设仙草提取车间和发展食品深加工。届时,对劳工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为附近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边贸产业。”龙州县委书记秦昆表示,该县立足沿边区位优势及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全力推进新一轮脱贫攻坚战,认真探索边境贸易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增收新途径,落实国家、自治区给予边境边民的扶持政策,让边民真正享受到国家政策的实惠。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对外贸易活动受限,龙州县采取“边民合作社集中申报+整车集中运输”的模式,寻求突破点,拉长产业链,将边境贸易打造成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实现了4个“度”的转变。
持续做好易地搬迁户跟踪服务,增强互市贸易扶贫的“温度”。龙州县的水口、布局、科甲三个边境乡镇易地搬迁安置点,原安置边民人,截至目前已有人加入边民合作社,其中有人参与互市贸易活动。
强化扶贫产业园区建设,拓展产业富民兴边的“高度”。将水口边贸扶贫产业园纳入龙州边境经济合作区和水口镇总体规划,按照以口岸、互市区(点)边贸加工为核心的“口岸+园区+产业”的工业布局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发展水平稳、服务水平好、综合效益高、辐射带动强的边贸扶贫产业园区。按照主导产业引领、企业带动、产业支撑的思路,强化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链招商,发挥粤桂扶贫协助平台优势实行定点招商,积极培育新能源、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三个产业板块,提高产业的“高”覆盖。目前,园区已集聚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新能源技术等企业20家,已投产、试产企业7家,进口落地加工型、鲜果类贸易产品快速流转等产业培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创新“边民合作社集中申报+整车集中运输”的模式,挖掘经济转型的“深度”。发挥国家边境贸易优惠政策和自治区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边民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改革。今年1-5月,龙州县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贸易量3.1万吨,贸易额共计.9万元。
提高边民组织化程度,加快抱团发展的“速度”。以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改革为契机,发挥龙头企业、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组建边民互助组(合作社),构建农村经济组织。近年来,边民参加互市贸易活动收益由10元/人次增至30元/人次。目前,边贸服务专责小组已协助35个合作社名边民在海关系统进行备案,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热情空前高涨。
多年前,龙州开埠通商,成为广西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边民互市贸易迅速发展,这里成为我国腰果、碧根果、开心果等坚果进出口主要贸易口岸。
龙州这座边陲小城,已然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陆路通道之一、中国沿边对外开放合作的商贸名城。
乡村振兴见文明留住乡愁存底蕴
年,在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行列后,龙州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
为了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龙州县制定乡村风貌提升行动方案,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县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逐步塑造和形成“传承文明、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风貌。
龙州县水口镇独山村是“十三五”贫困村,是自治区公安厅帮扶村,贫困发生率已从41%降至0.22%。目前全村已实现信息网络全覆盖,同时建有文化广场、篮球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并配备有相应的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下冻镇洞埠村,“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前往周永恒的新家,要经过一个老房子,房子虽已有些年月,但被修缮一新,而且摆满了他的宝贝:各种各样的石头,门口花园旁的一块石头被他取名为“守望”。
“这里有多块石头,还卖过0多元的一块石头。”周永恒是个石头迷,爱好收集各类奇石。在驻村第一书记李晓辉来之前,这些石头被丢在门口,无人赏识。
年以来,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支书带领下,洞埠村拉开乡村振兴大幕,对村屯进行绿化整治,建设民俗民宿区,还有综合乡愁馆,吸引不少人前来游玩。
走进洞埠村,楼房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在李晓辉的建议下,周永恒挂上了“奇石馆”的牌子。
周永恒告诉记者,与他有同样爱好的村民捡到了石头,也会放置在这里。他希望村里的花圃、路边都能铺上各种奇石,让前来参观的游客能够感受到现代文明与乡村文化气息的融合。
今年,龙州县有3个自治区乡村振兴试点村,分别是下冻镇扶伦村、上金乡进明村、响水镇四清村。目前,下冻镇扶伦村全村9个自然屯已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开展三清三拆工作,那造、板端、板耍、板旦4个屯已经完成乡村风貌提升。
记者了解到,在乡村文明建设方面,龙州县目前已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个,实现县、乡(镇)、村(社区)全覆盖。
目前,全县获评文明村镇(屯)个,文明家庭29户,星级文明户户;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建了多支村屯级文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