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树华
在中国东部海岸的江苏省响水县黄圩镇境内,有一座久负盛名的旅游景点—云梯关。望海楼、禹王庙、大雄宝殿、海神殿、如来殿、无梁殿等矗立于云霞烟霭之中,述说过往的盛衰,乾隆皇帝的御题“古云梯关”四字显赫她昔日的荣光。历史上的云梯关曾是军事、漕运、水利、宗教的要津。为历代朝廷所重视,素有“江淮平原第一关”的美誉。
云梯关由来
云梯关因地形而得名,是因为黄河、淮河冲积形成的半圆形土圩子。清河督靳辅在《开辟河口》一书中提及:“云梯关者,不知起自何时,乃黄淮二渎,所由以入海者也,往时关外即海。”据清光绪十一年(年)《阜宁县志》中记载:“北宋、元以前,北沙即为海口,自黄河夺淮合流入海,淤沙渐涨,有土套十余,形若云梯,故名云梯关。”
军事重镇
明、清时倭寇猖獗,云梯关为防倭重要关口,驻有重兵把守,设大河卫。明成祖时,全国内外卫增设到个,其中仍有大河卫。兵力高达余人,相当于师级。云梯关曾筑土城五座,气势宏伟,十分峻险神奇。军队、百姓、船只加上来往商贾,云梯关守军曾与倭寇发生过多起激烈的战斗。年,奸民叶福兴借口出海捕鱼之机,引倭寇由海口经云梯关入侵内地,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时驻守在云梯关的将领杨茂率官兵与倭寇激战,因寡不敌众,杨不幸阵亡。嘉靖三十六年(年),倭寇又从泗水入侵淮安,祭酒(官名)沈坤率守军奋力抵抗,倭寇大败,遂东走盐城入庙湾,抗诿名将于德昌与参将刘显合兵夹击,倭寇溃不成军,首尾不能相顾,一股由庙湾口东逃入海,另一股由云梯关入海逃跑。为进一步加强防倭能力,年云梯关海口采用梅花桩钉塞,大船无法靠近,倭寇只能望关兴叹。
经过数百年的淤沙填积,海岸线逐渐向东延伸,至清代康熙年间,海口已由云梯关下移五十余里,到咸丰五年(公元年),黄河北归山东营口,云梯关由原来的关隘变成了陆野,失去了关防功能。
海运与漕运枢纽
云梯关不仅是一个海防、河防、军事要地,而且是一个海运、漕运的要道,至今黄圩境内还保留王码头、李码头、杨码头等地名。自从黄河改道南行以后,云梯关又成了黄河的入海口。因其水路极为便利,一年四季常有庞大的船队出入,成了苏、鲁、辽沿海各省海运的枢纽。
古代陆路交通不便,供应京城和军需的粮食多通过水路运送,这就形成历史上特殊的运输路线——漕运。漕运是云梯关海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建都北京,粮食主要通过云梯关海运,因此说云梯关成了漕运的重要关口。
明代的漕粮经云梯关海口北上抵京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苏州的漕粮起运时走太仓的刘家港入海,经海门水路抵淮安,再经淮河到达云梯关入海北上。二是江南其他一些地区的漕粮都先集中到扬州,然后再装船北下射阳湖,至云梯关入海抵京。每年由云梯关运送的漕食达数百万石,到了明代隆庆年间,由于射阳湖逐渐淤塞,浅不载重,舟不能行,江南粮食多用车辆直接先运送到淮安,再由官兵“长运”至云梯关入海。由于黄河经常泛滥,带来大量泥沙,海口逐渐向东推进,很快形成“陆进海退”的格局,清康熙十五年,黄河口已淤至今滨海八滩以下,云梯关的漕运才废止。
清道光初年,南河总督完颜伟又在云梯关的禹王殿后建一座平成台,又名“望海楼”,楼形八角,四层,高约七八丈,进深三丈有余,为砖木结构,扁砖到顶,木质楼板,有多层台阶步入楼内。楼门旁有一副对联,是完颜伟之孙复督南河时所题。上联是:“与水不能争,历尽八年惟注海”,下联是:“升堂思肯构,目穷千里更登台”。望海楼高大雄伟,飞檐拱角,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楼旁植银杏、皂角,树高叶茂,参入云天。春暖花开,百鸟和鸣,亭树相映,景色宜人,登楼远眺,万千气象,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清嘉庆年间,楼内又供文昌君像,故有人又称望海楼为文昌阁,当年阜宁、安东墨客骚人每年相会与此,歌咏吟唱,热闹非凡。
清朝历任河督及朝廷大臣大多都到云梯关视察游览过,所书匾额楹联甚多。清代思想家、文学家、礼部主事龚自珍到云梯关曾留下了“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的诗句。晚清名臣左宗棠等巡视云梯关时也曾留下了许多墨迹。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禹王庙及其附近的名胜古迹在抗战之中全部被毁,仅存遗址和部分碑石。年,响水县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地方名胜古迹,弘扬民族文化遗产,特地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护碑亭。亭内竖有原来的一块巨碑,碑上书有斗大的“古云梯关”四个字,字为清嘉庆十五年(年)钦差工部尚书马慧裕所题,后由淮安府山阳县河务同知师兆龙勒石。
年,盐城市人民政府将云梯关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将云梯关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梯关因河而兴,因水而衰。黄河的冲积,陆地渐成;海进海退使得港口、码头流转盛衰。纵观近现代史,大凡交通要冲,尤其港口是建立大都市经济圈的自然条件如:大连、青岛、上海、宁波、鹿特丹港等。自黄河改道后,海退60多公里,云梯关的重要关隘逐步失去了作用。但是,陈家港、滨海港、连云港等海滨城市逐步取代了位置。
江苏沿海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一个现代化的海上苏东正在崛起,东方雄鸡高唱奋进!
八角亭留存乾隆皇帝御题:古云梯关大雄宝殿望海楼云梯关隘遗址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