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有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梁平,“在水一方”的意境绝非仅停留在诗词歌赋或青春的回忆中,它已深深融入梁平人的生活。如今,湿地已成为梁平的一大魅力之源,梁平已成为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之城、幸福之城。以双桂湖湿地为主体的大小湖泊、库塘、山坪塘、小微湿地等在境内相互串联,绘就了一幅“山水林田湖草城,梁平生命共同体”的湿地画卷。
虽无大江大河,梁平却因地制宜,以“小微湿地+”的模式,将湿地建设融入城市发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老百姓营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生活空间。
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梁平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湿地与城市协同共生的湿地之城。据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梁平有2个湿地类7个湿地型1.98万公顷湿地资源,湿地率10.45%。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平区推进“全域治水·湿地润城”,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梁平三面环山的平坝地形、条纵横交错的流域水系、77座星罗棋布的水库、80万亩规模壮观的稻田湿地,与以库塘、溪河、稻田等为主体的乡村小微湿地在境内相互串联,巧妙地将梁平除稻田外的湿地联结在一起,构建出以河流湿地、人工湿地2个湿地类为主体,以永久性河流、洪泛湿地、水库、沟渠、淡水养殖场、农用池塘、季节性洪泛农业用地7个湿地型为补充的完善的湿地生态群落。
年,梁平区率先提出城市湿地连绵体理念,按照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湿地建设理念,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将涵养林、溪流湿地、立体山坪塘与双桂湖湿地、双桂湖周边的若干河流、小微湿地进行生态连接,初步形成一个空间连续、结构基本完整、功能逐渐完善的有机湿地网络,聚力建设中国首个城市湿地连绵体。
梁平城市湿地连绵体的构建充分利用了城区“一湖四库六水”优质水生态资源,通过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构建了以双桂城区、梁山城区水系有机连通并相互融合的湿地生态连绵带。其中,双桂城区湿地生态连绵带以双桂湖为核心,安宁河、响水河、千明河、赤牛溪、张星桥河、窝子溪为主脉,实施河湖连通的生态连接,织就了“六水蜿蜒、湿地绕城”的城市湿地有机网络;梁山城区湿地生态连绵带以白沙水库为核心,采取管网形式串联团结水库、备战水库、白沙水库、沙坝水库,通过白沙河、小沙河等主脉,利用水位差使水流穿越城市而流动。
窝子溪湿地公园
窝子溪湿地公园位于都梁新区,是利用城市内河布置园林景观,打造出集开放性、生态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35.67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7.90公顷,湿地率超过50%,包括窝子溪、张星桥河、小沙河3个湿地单元。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都梁新区,总面积.97公顷,湿地面积.76公顷,湿地率达54.51%,具有水源涵养、气候调节、雨洪调蓄、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公园内生物丰富多样,现有高等维管植物种,脊椎动物种,适宜的水深和优良的水质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觅食、繁衍的优良环境。
竹山镇尾水提升湿地公园
竹山镇尾水提升湿地公园位于明月山·百里竹海景区腹心的竹山镇,是梁平区推动落实全域湿地建设,以“小微湿地+环境整治”为主导,构建的以乡村为纽带的小微湿地生态群,重点用于竹山镇尾水处理,乡村雨水、村庄生活污水等净化处理。尾水通过多塘湿地植物的多级净化,通过过滤、沉淀、转化,经生态沟渠流入七涧河,对乡村雨洪管理、污染控制、水源涵养等具有强化作用,对七涧河水环境和河道整治具有重要意义。
万石耕春湿地公园
万石耕春湿地公园位于安胜镇,总面积.3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99公顷,包括永久性河流、库塘、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及稻田/冬水田5个湿地型。公园划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及合理利用区3个功能分区,建设以万石耕春冬水稻为核心,依托“山——水——林——田——城”生态景观要素及稻作农耕民俗文化,全面保护万亩稻田湿地生态系统,实现了自然元素与人文风情的天然融合,结合生态农耕、乡村旅游体验,成为梁平近郊一处生机盎然的湿地产业,勾勒出有山有水有农业的独特湿地生态画卷。
图文转载自:重庆日报、华龙网、重庆商报等
转载请注明
欢迎转发分享到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