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期)
“小大子,走到最前面!”共和国上将一家三代25人追忆“平凡母亲”
盐城市响水县昌盛村,是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出生的地方,这位带着泥土的农家少年从这里出发,开启了半个多世纪的戎马生涯。
是怎样的家风,培养出一名共和国上将?11月9日,朱文泉与家人联袂写作的散文集《叶珍》专题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书中,能看到一个共和国高级将领的成长密码。
“叶珍”,是书名,也是朱文泉上将母亲的名字,朱文泉发动了一家三代25人,历时18年,通过多个烟火故事,记录下母亲的一帧帧笑貌音容。“崇耕尚读”“传孝承善”“自强向上”,每个故事都是一部朴素无华、直抵人心的家风教材,传递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不动产。
“小大子,走到最前面!”
朱文泉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起初并没有名字,婚后,被人唤作“朱叶氏”。解放后,母亲觉得新社会来之不易,要格外珍惜,便为自己取名为“叶珍”。
虽然裹过小脚,没上过学,一生坎坷,但叶珍始终热情坚强,正直善良,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在人生很多个关键时刻,母亲朴素又富含哲理的话,如细雨润物,给朱文泉的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6年秋天,朱文泉考上响水中学,开学报到那天,他和七八个同学有说有笑地走在通往灌河口的河堤上,准备乘船前往响水,母亲从后面追上来:“小大子,朝前面走,走到最前面!”当时,年少的朱文泉并不太理解,长大后,他才慢慢明白母亲这句话不单指走路,更是勉励他树立远大志向。
朱文泉将这一箴言牢记在心,在学校争做领头羊,在部队争做刀尖子,从毛头小伙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共和国上将。这句“走到最前面”,也成为了朱家培养孝子贤孙的家训。
家乡的一草一木,让耄耋之年的朱文泉魂牵梦萦,他印象最深的是老家的番瓜,朱文泉在《摘瓜花》中回忆:某日午睡醒来,一片绿叶子,在微风下来回摆动,小黄花在绿叶间时隐时现的景象吸引了他。年少无知的朱文泉把它们全扭了下来,后来被母亲发现,朱文泉以为肯定要挨打了。
“妈妈看出我的心思,弯下腰说:‘乖,别怕,妈不打你,你还小,不知好歹。’稍许,又指着花蒂说:‘这个不能摘,摘了就不结瓜了。番瓜是好东西,灾荒年能救人的命。’”晚饭,桌上多了一道菜,油炒番瓜花。当父亲问起这些花的来历时,母亲笑着帮儿子打马虎眼:“我们尝尝鲜吧!”
叶珍的智慧操持,充当着全家的“润滑剂”,虽然生活清贫,但感情甚笃。朱文泉上小学时,一直希望有个铁环,但父亲不允许,母亲对父亲说,“你买给他,他不就安心读书了嘛,你不买,他反而不好好念书”,同时,叶珍和朱文泉“约法三章”,不能耽误学习。
母亲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为朱文泉幼小的心灵刷上了爱的底色,成了他一生勇往直前的底气。
“给予是一种幸福”,这是叶珍在世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上世纪60年代,叶珍从未被收割干净的黄豆秆中摘下不少黄豆,救济了周围的邻居,上世纪80年代,朱文泉一家移居城市,回乡给父老乡亲带了很多衣服和药品。母亲的勤俭与善良,是对朱家儿女身体力行的教育。
汇集25位亲人回忆的家风读本
“母亲走了,总也忍不住对她老人家的思念。这思念,回放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年1月5日,叶珍溘然长逝,朱文泉悲痛万分,他与弟妹们商量,以文字来挖掘母亲留下的精神遗产。
朱文泉发动了一家三代25人,历时18年,写了多个烟火故事,汇编成《叶珍》一书。其中,朱文泉写了13篇,次女朱文俊写了18篇。
“从年6月开始,至年3月计10个月,我停笔《金戈铁马》,全力以赴编撰《叶珍》一书,虽然飞蚊飘眼、鸣蝉挂耳,肠胃也经常闹点别扭,但每日5小时笔耕不辍。对诸亲文章则再次精推细敲,有的润色,有的补充,有的部分改写或大部改写,直至满意为止……”
从开始的几篇文章到如今的30多万字,朱文泉觉得,写作的过程,也是重沐父母恩泽的过程,更是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叶珍的孙女婿李远未曾见过奶奶,但是从长辈们的文字中,他敬佩她“永不言累”的精神,“奶奶从早忙到晚,却积极乐观,带动着身边人都很乐观。”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从叶珍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子。“他母亲曾对他说:‘小大子,走到前面去!’我母亲曾对我说:‘天上掉下东西来,也得靠自己去抢!’两位母亲对儿子讲的话,意思大体一样,就是要努力,抢在前面。这些普通的话,影响了我们一生。”
章剑华说,“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不动产。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叶珍的母爱造就了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母亲的言传身教,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为国家培育出一个个栋梁之材。”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评价,《叶珍》一书写的是一位平凡的母亲,但也是千万伟大母亲的缩影,是传承家风家教的生动教材。
给教育界带来一堂生动的“德育课”
一位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史,也是一个家族的兴盛记录。《叶珍》以生动具体、清新润泽的回忆,展现了一位农家母亲的音容笑貌和博大情怀。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政协原主席张连珍阅读了数遍《叶珍》,她感慨地说,回忆是为了铭记,缅怀是为了感恩,铭记和感恩就要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传统美德。这本书表达的不仅是朱司令一家的事情,更是一本生动的家风教材。通过缅怀叶珍老人的感人事迹,更让我感到,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应该是双向影响的,子女孝顺父母,父母关爱子女。
“几位作者,虽不是专业作家,但写出了一般作家写不出的平实和质感,于平淡中现真滋味,有沁人心脾的力量。”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翟学伟说,书中,“弹棉花的过程”“猪油和油渣”“小瓦罐洗脸”“挣工分”等很多故事情节都充斥着年代感,让人笑中带泪。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晓愚说,“书中还原了很多非常美好细腻的情感瞬间,是宝贵的家族史的读本,也是特别生动的情感教育读本,我从25个作者的身上,感受到共同的精神气质——对人的温情,对物的温情,以及浓烈的家国情怀。”
“从《叶珍》中,能感受到朱家人对母亲久远的思念和敬重,能看到一个共和国高级将领成长的秘密。”书香江苏阅读促进会会长韩松林说,“能感受到作者写作时,心中翻腾着的一个共和国将军对社会、民族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一个年长者对新时代家教家风建设,对孩子们茁壮成长的殷切期望。”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朱永新认为,《叶珍》的出版,给教育界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十八年马拉松式的创作历程是一次教育的持久战,是一次把写作变成教育的过程,是一次让后辈在写作中走进前辈的精神世界的契机。书中很多感人至深的片段,不仅对当下孩子,甚至是后代子孙,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江苏省妇联副主席沈梅说,家家户户有好的家风,就撑起了社会的完整的一个好风尚。这本书对我们当下家庭建设方面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能指导万千父母给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
“追怀往事,是想告诉同学们:父母言,须在意,不能左耳进右耳出。父母是最早的人生导师。他们的叮咛,有深情、有厚爱、有期盼,是我们成长的营养钵,前进的动力源。”
在书中,朱文泉用秀丽工整的小楷撰写了一封《致同学们的一封信》,信中除了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他更希望通过对家风的诠释,勉励青少年珍惜父母养育之恩,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同时,他也希望家长注重孩子品德教育,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周娴
新潮
唐门遗韵
文/乐心
唐门,在中国无数的乡村中,本是再平凡不过的村庄。然而,因为多年前发生的传奇,它具有了史诗般的意义。
人们传唱着《满江红》
龙抬头这一天,周坤生老先生过百岁生日。因为疫情,家中小辈取消了预订的寿宴,以一份精美糕点馈赠了亲朋好友,我也收到了礼盒。不知这位老乡前辈近来可好?我